從去年開始,我們都被區塊鏈名詞所包圍,很多人都來給我們解釋什么是區塊鏈,可迷迷糊糊的覺得是那么回事,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區塊鏈世界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可它正在悄無聲息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那么,區塊鏈的定義是什么?
概括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
具體來說,區塊鏈技術是指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后都有一個數據庫,可以把數據庫看成是就是一個大賬本,目前是各自記各自的賬。
這樣一來,你肯定會問,那么多人各自記賬到底聽誰的?在區塊鏈系統中,每個人都可以來進行記賬,系統會選擇記賬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記錄的內容寫到賬本,并將這本賬本的內容發給系統內的所有人備份。
我們發現在區塊鏈中參與記賬的是所有人都來參與,這樣一種記賬方式有什么好處?
①安全
沒有中央大賬本,所以無法銷毀
不是一臺電腦可以控制的,所以無法作弊,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賬本,能確保賬本記錄過程是公開透明的。
②全民記賬效率也會提高
沒有中心化的中介機構存在,讓所有的東西都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自動運行,不僅能夠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③解決了中介信用的問題
以前兩個人合作,若是不信任對方,就必須依靠第三方,就像轉賬必須通過銀行。但通過區塊鏈技術,人們就可以實現在沒有中介機構的情況下雙方相互轉賬,比如比特幣,它就是區塊鏈的實際應用之一。
那么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于哪些行業?
區塊鏈的主要優勢就是無需中介參與、過程高效透明且成本低、數據安全度高。所以在這三個方面有需求的行業就可以用到區塊鏈技術。我們想到的就是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行業,但區塊鏈技術目前還不成熟,所以還沒有應用到金融行業當中。但是,區塊鏈技術能夠通過防篡改和高透明的方式讓金融系統降低成本,根據西班牙最大銀行桑坦德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的銀行內部都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話,大概每年能省下200億美元的成本。這樣的數據足以說明“區塊鏈”給傳統金融領域帶來的巨大變革和突破。
區塊鏈技術有哪些劣勢?
實際上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價值固然存在,但也顯現出了一些劣勢。
其一是效率低
數據寫入區塊鏈,最少要等待十分鐘,所有節點都同步數據,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拿比特幣舉例,當前產生的交易有效性受網絡傳輸影響,比特幣交易每次的確實時間大約10分鐘,6次確認的話需要一個小時。因此區塊鏈的交易數據是有延遲性的。
央行周小川行長在2016年初接受專訪時說,目前為止,區塊鏈占用資源還是太多,不管是計算資源還是存儲資源,應對不了現在的交易規模。
其二是能耗問題
區塊的生成需要礦工進行無數無意義的計算,這是非常耗費能源的。英國一家電力信息網POWER-COMPARE提供的預測數據顯示,按照目前比特幣挖礦、交易耗電量的增長速度,至2020年比特幣耗電量將會與目前全球用電量持平。
其三是隱私保護
在區塊鏈公有鏈中,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夠獲得完整的數據備份,所有交易數據都是公開和透明的。如果想知道一些商業機構的帳戶和交易信息,就能知道他的所有財富還有重要資產和商業機密等,隱私保障難。
其四是博弈問題
區塊鏈的去中心、自治化的特點淡化了國家監管的概念。在監管無法觸達的情況下一些,市場的逐利等特性會導致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非法領域,為黑色產業提供了庇護所。
區塊鏈技術到底能給人類帶來哪些改變,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