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9 04:2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般來說,國慶節后市場上漲概率較大。歷史數據顯示,過去10年國慶后市場上漲概率近八成。
一般來說,國慶節后市場上漲概率較大。歷史數據顯示,過去10年國慶后市場上漲概率近八成。
但是,小概率事件發生了……
今年十一長假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均遭重挫,滬指收出百點長陰,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跌幅均超過4%。節前持續流入的北向資金,周一凈流出近100億元。
盤面上,金融、消費、科技等板塊集體殺跌,僅天然氣等少數概念題材逆市上揚,個別超跌低價股仍受游資追捧,被打上漲停板。
全球普跌,A股:跟
長假期間,全球主要股指普遍表現慘淡,香港恒生指數單周下跌4.38%,創8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納斯達克指數單周下挫3.21%,韓國綜合指數下跌3.22%,日經225指數下跌1.39%。
外圍市場的頹勢直接波及A股,上證指數周一低開1.88%,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低開幅度超過2%。受樓市持續降溫影響,房地產板塊開盤階段領跌,行業龍頭萬科A低開5.56%。
黃金、稀土永磁等資源類板塊曾在開盤后的20分鐘內引領指數小幅反彈,但始終無法抵消金融、消費等權重行業的巨大跌幅。在首輪反彈宣告失敗后,三大股指陷入單邊下跌趨勢,尾盤跌幅快速擴大,幾乎以全天最低點收盤。
截至周一收盤,上證指數報2716.51點,下跌104.84點,跌幅3.72%;深證成指報8060.83點,跌幅4.05%;創業板指報1353.67點,跌幅4.09%。兩市合計成交2889億元,較節前最后一日顯著放量。
分行業看,白酒板塊領跌,貴州茅臺、五糧液等跌逾6%。房地產板塊重挫,萬科A、世榮兆業跌逾9%。金融板塊回調,中國平安、平安銀行等跌逾5%。此外,受假期外盤科技股大跌影響,A股科技股板塊周一同樣跌幅居前,海康威視跌停,工業富聯下跌3.65%,上市4個月后遭遇破發。
北向資金一天“跑了”近百億
與A股大幅調整相對應,長假后首個交易日恢復服務的互聯互通北向渠道出現大幅凈流出,避險情緒濃厚。
截至周一收盤,借道滬深股通的境外資金合計凈賣出97.16億元,創下8個月來的單日凈賣出額新高。其中,滬股通渠道凈流出73.91億元,深股通渠道凈流出23.25億元。
盤后數據顯示,在滬股通和深股通的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上,大多數個股都呈現凈賣出狀態。其中,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海康威視三只個股的凈賣出額均超過10億元,中國石化、招商銀行、恒瑞醫藥等的凈賣出額也在4億元以上。伊利股份、瀘州老窖和泰格醫藥則獲北向資金逆勢加倉,這三只股票當日的凈買入額分別從3743萬至6059萬元不等。
周一盤中也并非毫無亮點。盡管周一大盤指數遭遇重挫,但兩市漲停個股家數仍然達到23家,與節前基本持平。其中,天然氣與超跌低價股板塊成為短線資金追逐的兩大主線。
天然氣板塊午后集體拉升,貴州燃氣收獲漲停,長春燃氣上漲9.20%。消息面上,9月最后一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液化天然氣銷量達到18.83萬噸,創歷史紀錄。今年前8個月,我國天然氣進口金額為228.65億美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的232.75億美元。
超跌低價股方面,宏達礦業周一收獲三連板,金明精機、閩發鋁業等同樣錄得漲停。交易所盤后公布的龍虎榜顯示,部分強勢游資席位仍然活躍在交易一線。宏達礦業周一買入榜單中,就有財通證券杭州體育館營業部等4家浙江游資席位聯手上榜。
機構火線點評:為啥跌?
為啥跌?后市怎么走?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長假期間海外市場的大跌引發A股空頭情緒宣泄,后市無需過度悲觀。A股事實上已處于拐點,可密切關注利好政策的落地,以時間換取空間。
對于A股下跌的原因,新華基金認為,主因是外部震蕩加大了市場對于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海外股市和港股在國慶期間也有較大幅度調整,而部分經濟數據的持續走弱也是壓制市場的因素之一。央行雖然及時出臺了降準政策,但是從市場情況來看對沖效果有限。
新華基金同時表示,急跌之后不排除出現超跌反彈的可能,接下來可以期待的利好更多來自于政策面。政策底大概率已經出現,四季度的反彈仍然有持續的基礎。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下跌的主要原因還是節假日期間海外市場普跌,特別是亞太股市跌幅居前,利好因素和利空因素交織出現,利空因素對今天市場影響較大。
一位知名滬港深基金經理表示,近期外部震蕩加劇,再加上外儲和消費數據都不太理想,使得投資情緒方面緊張程度較嚴重,總體而言對四季度港股的行情偏謹慎。板塊方面,銀行保險、香港本地股、公用事業等有望跑贏大盤。
楊德龍同時認為,情緒宣泄之后,來自政策方面的利好更值得重點關注。他表示,在國內方面近期利好密集出臺,凸顯了政策面對于股市的支持。
一是節前理財新規正式下發,放開了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于股票相關的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將來可能會有增量資金流入市場,但是短期之內不會形成太大的支撐。
二是在節假日最后一天,央行啟動了今年以來第四次降準,這對于推動實體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意義。央行在今年連續四次降準,在穩增長方面逐步發力,這對于提振市場的信心也非常有利。
三是財政部部長劉昆回應經濟熱點,表示將以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的增長,其中降稅減費是投資者特別關注的。此外近期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支持科技創新的措施,同時在消費方面,出臺了七項重大政策來提高消費的增長。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