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9 09:4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0月8日晚間,香飄飄(15660,010,064%)(603711SH)發布公告稱,公司為了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公告顯示,本激勵計劃擬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1967萬股,約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香飄飄股本總額4.0001億股的4.92%。
香飄飄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之所以引發投資者關注,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十分誘人”的價格。
據悉,本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每股7.85元,即滿足授予條件后,激勵對象可以每股7.85元的價格購買公司向激勵對象增發的公司限制性股票。
換言之,激勵對手一旦獲得激勵股票,賬面浮盈就將接近100%,可謂是“一夜暴富”的節奏。
本激勵計劃授予的激勵對象共計69人,包括:1、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2、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人員。
值得關注的是,所有激勵對象必須在香飄飄授予限制性股票時和本激勵計劃的考核期內與香飄飄或其子公司具有聘用或勞動關系。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香飄飄董事會收到公司副總經理夏楠女士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且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關法律法規,夏楠女士的辭職報告自送達香飄飄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一位飲料行業專家告訴《五谷財經》特約、獨家撰稿人王詣予,根據香飄飄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如果夏楠不辭職的話,應該也在授予對象名單之中;
與目前股價相比,香飄飄激勵股票的授予價格非常之低,按理來說,這是非常誘人的“福利”,但夏楠卻毅然決然地選擇辭職,與“大福利”失之交臂,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意思的是,2018年上半年,香飄飄業績非常難堪,并遭到來自資本市場、機構媒體以及社會公眾的質疑,以至于香飄飄董事長不得不親自站出來“釋疑解惑”,只可惜,各個方面都不買賬。
據半年報披露,2018年上半年,香飄飄實現營業收入約為8.70億元,同比增長55.38%;
其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52億元,同比增長111.41%;
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8億元,同比下滑13.43%;
2018年上半年,香飄飄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5458.6萬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的-3050.8萬元,降幅在78%以上。
“我很委屈,為什么大家只看到虧損,卻不提營收上漲。”香飄飄奶茶董事長蔣建琪對媒體說。盡管香飄飄今年上半年虧損逾5000萬元,但其營收8.7億元,同比增長55.38%。
“目前資本市場追求收入、利潤均衡發展的企業,收入增長、利潤虧損,蔣建琪不僅不反思,還埋怨別人不理解其苦楚,可見其太業余,”上述飲料行業專家告訴《五谷財經》特約、獨家撰稿人王詣予,收入再高,不能盈利,投資者也無法從分紅上“受益”;
從目前來看,不能盈利的股票,股價表現都不太好,投資者也不能從“價差”上“得利”,“基于此,資本市場質疑香飄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蔣建琪與其感到委屈,不如在利潤上多下功夫吧。”
據香飄飄招股書顯示,2014至2017年,香飄飄廣告費用分別為3.33億元、2.53億元、3.6億元、2.3億元,4年廣告費累計11.76億元。
而2014至2017年,香飄飄的凈利潤分別為1.85億元、2.04億元、2.66億元、2.68億元,4年凈利潤共計9.23億元。
也就是說,香飄飄的廣告支出要遠高于同期凈利潤,更讓人擔憂的是,2018年上半年,巨額廣告支出換來的卻是利潤大幅下滑。
對此,蔣建琪認為,香飄飄作為一家季節性很強的企業,上半年屬于淡季。此外,液體奶茶投入在加大。
“我覺得企業的本質不能只為利潤,應該創造顧客,讓顧客來買產品,但凈利潤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決定未來的投入力度,營收和利潤都應該兼顧。”蔣建琪表示。
但是,上述飲料行業專家卻告訴《五谷財經》特約、獨家撰稿人王詣予,從其講話來看,蔣建琪若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那就是“太業余了”,因為一家上市公司在不違法違規的情況下,就要對全體股東負責,即以利潤為中心;
在沒有特別戰略考量的情況下,公司董事會不以利潤為目標,那這家企業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拿京東為香飄飄辯解,但是,人家京東屬于行業寡頭,雖然利潤不好,但是現金流非常充沛,試問香飄飄能做到嗎?”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香飄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依然為負,約為-4.64億元,可見其自我造血功能“堪憂”。
"中國快消品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均體現在產業端及資本端,營銷端的發力只能錦上添花,一定不能雪中送炭。”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五谷財經》表示,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和消費模式調整,對食品飲料業提出了新要求,品牌競爭將演變成生態圈的對抗、產業鏈的競爭、消費者的競爭等。
“依托高額投入的廣告營銷,香飄飄在短時間內將自己送上行業龍頭地位,一度占有杯裝奶茶60%的市場份額。但是當中國進入消費升級的新時代后,主流消費群體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們青睞的產品已不再是速溶杯裝奶茶。即飲市場及外賣的發展對杯裝奶茶的沖擊最大,速溶奶茶行業整體都在下滑。”朱丹蓬稱。
實際上,由于廣告營銷作用逐漸“失靈”,或者說效果大不如從前,在外界輿論“炮轟”之下,香飄飄董事會也“服軟”了。
蔣建琪坦言,在市場競爭層面,消費品琳瑯滿目,廣告的作用被削弱。他在思考如何推廣自己的新品液態奶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