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創九鼎投資(13.510, -0.44, -3.15%)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鼎集團”,430719)披露2018年半年報,藍鯨保險查看發現,相較去年同期,富通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通保險”)在九鼎集團中的“支柱”地位再有提升,以一己之力集扛起九鼎集團超8成的利潤貢獻。
今年以來,九鼎集團股價持續下行,目前已不足1元/股,此前募集的百億資金兩次變更用途,其中70億元償還金融機構借款后,截止年中仍有超百億負債。財務壓力當前,九鼎集團頻頻自救,旗下A股上市子公司九鼎投資(600053.SH)超七成股份已被質押,而九鼎集團自身股份亦被大股東出質,一旦質押股份被行權,將導致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如此看來,一度風光加身的九鼎集團如今或僅能緊抓富通保險這一“救生圈”,對于富通保險而言,其上市之路或也前途難測。
一枝獨秀,九鼎集團超8成凈利潤依賴富通保險
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九鼎集團營業總收入47.31億元,相較去年的39.73億元同比上漲19.07個百分點,對于營業總收入的上漲,其坦言稱,是因“報告期內確認的投資收益和已賺保費增加”。
據了解,上半年富通保險保費同比增長25%,營業收入32.24億元,同比增長23%,整體而言,富通保險占九鼎集團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68.15%,相較去年同期提高1.98個百分點。
利潤方面,九鼎集團歸屬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9億元,同比提升4.34%;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5.94億元,同比上漲6.04個百分點,而背后亦是富通保險的支撐。上半年,富通保險實現凈利潤5.12億元,同比增長47%,這也意味著,九鼎集團85.48%的凈利潤依賴于富通保險“輸血”。
那么九鼎集團其余業務板塊業績情況如何?據了解,九鼎集團業務模式包括控股經營型投資和參股財務型投資兩類,分別獲取經營利潤以及投資收益,控股經營型投資方面,公司下屬控股企業的業務主要涉及保險、證券、私募、公募、房地產、通信設備制造、不良資產經營等。
但事實上,上半年,九鼎集團的公募、房地產、通信設備、不良資產經營等業務均未實現盈利,營業虧損0.75億元,證券、私募、保險業務為主要利潤來源。
九鼎集團半年報分部財務狀況(元)九鼎集團半年報分部財務狀況(元)
細化來看,九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證券業務主要收入來源,去年同期虧損1.06億元,今年上半年轉負為正,凈利潤1.68億,主要得益于3.83億的投資收益,其中處置子公司股權所得1.64億元。私募股權投資管理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吾九鼎”),上半年凈利潤1.18億元,但相較于去年上半年,同比縮水兩成。
此外,藍鯨保險還注意到,九鼎集團旗下A股上市子公司九鼎投資利潤情況也未顯樂觀,去年全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均“腰斬”,今年上半年持續下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0.95億元,同比縮水近三成。
在多個業務板塊未實現盈利,且旗下唯一上市公司九鼎投資利潤下行的情況下,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藍鯨保險分析稱,在此背景下,九鼎集團或已形成對富通保險的財務依賴。
九鼎集團仍存百億負債,已質押一成資產對外融資
拋開業務,藍鯨保險注意到,九鼎集團財務方面或也承受較大壓力。總資產下降的同時,負債略有攀升,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33.48億元,較年初下滑11.58個百分點,母公司資產負債率52.85%,合并資產負債率73.95%。
負債端來看,2015年7月,九鼎集團發起百億募資,謀求“補充運營資金,擴大業務規模”,但這一初衷并未得到執行,兩年后,為降低財務成本,此前募集的資金用途已變更,將未使用的72.93億元運用償還金融機構借款。截至今年6月30日,九鼎集團已將全部募集資金使用完畢,并將募集資金專項賬戶注銷。
從雄心勃勃募資擬擴大業務范圍,到為降低財務成本不得不變更資金用途償還金融機構借款,九鼎集團欲邁大步或力不從心。
約70億元資金耗盡后,九鼎集團是否甩脫債務包袱呢?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年中,九鼎集團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衍生金融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累計127.19億元。按持有的金融負債到期期限來看,1年以內到期的負債約29.53億元。
九鼎集團金融負債按期限劃分(萬元)九鼎集團金融負債按期限劃分(萬元)
債務當前,資產質押無疑是快速變現的方式之一,九鼎集團即將旗下數家公司股份以及部分資產進行對外質押,賬面價值91.49億元,約占總資產比重一成,質押原因均為“對外融資”。
對外質押資產情況(元)對外質押資產情況(元)
值得一提的是,九鼎集團自身存較高質押率。根據8月28日披露的股權質押公告,持股46.19%的控股股東同創九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鼎控股”),新質押公司股份2億股,結合江西中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江集團”)質押九鼎投資股票1000萬股,合計融入資金1.536億元。
質押完成后,九鼎控股將累計質押九鼎集團58.61億股,占比39.08%,約將名下超8成股份質押,對此,九鼎集團坦言道,“包括本次質押股份在內,如果全部在質股份被行權,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中江集團累計質押九鼎投資的股權占其持股總數的比例高達99.12%,占總股本比例71.73%,公開資料顯示,中江集團為九鼎集團全資子公司。
“股東高占比股權質押的確存在一定風險”,宋清輝提醒道,一旦面臨爆倉,將有可能影響到公司的穩健經營,甚至造成公司控制權易主。
九鼎集團、九鼎投資股市雙下行,富通保險上市之路仍未卜
眾所周知,壽險公司負債期限較長,具有相對穩定現金流,富通保險作為老牌國際險企,在亞洲特別是香港市場擁有較高市占率,且近年來業績規模不斷向好,官方數據顯示,總保費從2015年的35.76億港元上漲至48.08億港元,凈收益由44.59億港元上升為84.37億港元,各自上漲34.45、89.21個百分點。
尚存大量未到期負債,質押旗下約一成資產用于融資,自身四成股份被股東出質,富通保險對于九鼎集團而言,無異于會下蛋的金雞。“未來一旦抽離保險業務,無疑會對其造成較為明顯的影響”,宋清輝提醒稱。
此外,九鼎集團還擬推動富通保險上市。在長達34個月的資產重組停牌之后,今年3月復牌前夕,九鼎集團放出利好,擬推動富通保險上市事宜,但并未被市場買賬,復牌當日開盤即遭到1.36億元的賣單,報價3.42億元,達到跌幅限制,截至昨日,九鼎集團收在0.85元每股,復牌至今股價縮水超7成。九鼎投資在A股表現亦令人揪心,去年年初至今股價一路下行,目前仍處于下降通道,今年開年至今,股價跌去4成。
值得關注的是,藍鯨保險還注意到,5月4日,九鼎集團披露一則《關于相關不實報道的澄清公告》,內容顯示,此前有媒體報道“九鼎計劃出售富通20%-40%股權,希望以整體估值150億港元。原因是香港保險業監管部門對九鼎的資質提出質疑,不允許九鼎100%控股富通”。
九鼎集團在公告中對該報道作出澄清,聲稱內容不屬實,并表示富通保險符合香港監管局規管要求,截至2017年底,其償付能力515%,高于法定要求,足以證明經營穩健,“香港保險監管部門從無要求九鼎集團改變富通保險的股權機構”。
而在半年報中,九鼎集團提及,公司目前控股投資的諸多業務中有幾項金融業務,“該等業務的發展及允許的持股比例上限等受國家關于金融領域監管政策變化影響較大”,后續投資方向將進一步偏重于實業領域,逐步減少金融業務的占比。未來,屬優質資產的富通保險是否擬被出售,仍為未知數。
整體來看,除富通保險外,九鼎集團經營、財務狀況均未顯樂觀,“這無疑將影響富通保險上市獲批”,宋清輝指出。由此看來,富通保險上市之路,或前途未卜。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