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10:0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1世紀經濟報道曾獨家報道,九州證券發行的“九州瀚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一期產品,規模19億,于7月26日到期,已經發生本金違約。
彼時,金銀島曾出具了一份還款方案,承諾于8月10日償還第二筆3.39%本金。然而,記者了解到最新進展,這份還款方案未能落實,而且截至目前,隨著關聯P2P公司的爆雷,金銀島已經人去樓空,這一變故不僅使得九州證券的這款資管計劃產品還款無望,還牽扯出這一過程中的巨大漏洞,甚至道德風險。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多份內部材料以及與投資人、九州證券內部人士交流,這款集合資管計劃前期成立和推介的過程中,是作為風險等級為R3、投資收益為8%、投向供應鏈金融產品,為期1年不接受展期,將分散投資至某供應鏈上的不同企業,有劣后、擔保、質押等嚴格的風控安排。但是違約發生后,投資人才發現,資金全部投向一家民營互聯網信息企業金銀島,相當于對一家輕資產民營創業企業的純信用貸款。
違約后方知資金真實投向
九州證券的福建地區一名客戶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只產品從成立到后期管理,包括客戶經理、投資人等在內均始終不知道底層資產到底是什么,公司內部培訓時僅說到是供應鏈金融產品,以及基于供應鏈的各項嚴格的風控安排。
九州證券內部的培訓錄音中,相關人士解釋稱,不透露資金的最終投向,一是考慮到供應鏈金融比較專業,擔心客戶經理在向客戶介紹時掉入到具體的公司中去,不能站在高度上解釋清楚產品;二是,被投企業處于pre-IPO階段,不方便透露。
記者獲得的盡調報告和培訓錄音均顯示,該款產品的風控安排包括:產品結構上35%劣后+母公司擔保;業務把控上,上游貨到付款,下游五大六小(均為國企背景電廠),客戶提供20%的保證金;賬戶共管,企業負責制單,九州見到訂單原件和審查相關資料后放款;逐日盯市制度,貨物一旦跌幅超過5%,需要企業補倉,否則九州強平等。
上述客戶經理對記者透露,這些風控安排,是完全可以覆蓋優先級的本金安全的,所以當初才繼續接這個產品,本來已經打算離職了,因為有另外兩款產品都出了風險,“本來想著這個這么安全,沒想到是問題最大的。”
另外一位江西地區的客戶經理對記者說,從前期材料來看,這個確實是最安全的產品,‘當時培訓的時候,公司要求客戶經理不要留下’保本保收益”的書面痕跡,但是讓我們口頭這么跟顧客說的。”
7月26日,一期產品發生本金違約,在隨后的多次溝通中,公司相關負責人開始逐步承認,資金均投向了一家民營網絡信息企業——金銀島,且相關的風控,倉單質押均告無效。
這一信息讓投資人和客戶經理們甚為憤慨。“金銀島是個民營的信息類網絡公司,沒有實際資產,根本就不具備貸款資格和承貸能力。對金銀島首次發放信托貸款就違約,管理人沒有對融資人做最基本的前期盡調和風險評估。”他們如此認為。
有資管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指出,這就相當于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的形式將資金放給一家民營企業,但是產品卻又是收益率8%的類固收的集合資管計劃模式,這顯然不合常理。“很難不讓人去猜測其中的關聯性。”
記者從內部會議資料中發現,九州證券相關負責人曾透露,非常看好金銀島這家企業,考慮到相關企業正準備IPO,且注冊在貧困地區將迎來IPO優惠政策,前期已經有亦莊國投、達晨創投、鼎暉投資等知名創投機構進入,九州也有意以股權投資形式參與,但是對方不愿意釋放股權出來。九州證券的大股東為同創九鼎投資(14.090, 0.03, 0.21%)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九鼎投資,持股85.76%。
投資人不接受解決方案
金銀島公司官網(目前已無法打開)顯示,金銀島是以專業信息和數據為基礎的大宗產品增值服務平臺,成立于2004年,公司業務覆蓋石油、煤炭、礦石、有色金屬、鋼鐵、化工、塑料、橡膠等10余個種類,擁有超過120多萬家企業用戶,平臺GMV超過1000億元,產業鏈金融累計投放近600億元。
據金銀島財務報表,截至2016年末,金銀島資產合計27.9億元,負債合計13.5億,當年凈利潤1.2億。利潤構成上,倉單模式占60%,其余業務模式還包括信息服務、集采集銷、代銷。
在8月10日(還款方案約定的第二次還款日期)之前,九州證券方面的相關負責人均對投資人表示金銀島經營正常,還款意愿強。直到投資人發現金銀島關聯P2P企業爆雷,現場發現金銀島亦人去樓空,九州證券方面方承認標的資產出現問題。
隨后,對于解決方案,九州證券此前稱,金銀島方面正在進行重組,將對此部分債務實行“債轉股”,投資人多不同意。另據了解,在8月19日的溝通會上,九州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發現金銀島經營異常之后,通過法院查封了400萬銀行賬戶資金,凍結金銀島系在寧夏擬上市公司股權。
同時公布了一份處理計劃,“瀚海資管計劃”一期和二期由九州證券大股東九鼎集團兜底兌付;兌付時間和比例為,2018年9月1日前兌付10%,2019年9月1日前兌付30%,2020年9月1日前兌付60%。不過,會議上投資人一致表示對此方案完全不能接受,“時間太長,第一年只還10%,沒有任何保證,不確定性太高。”(編輯:李伊琳)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