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剔除上述極端情況,滬市日成交額不足千億還需追溯到2014年8月29日,彼時正是上波牛市大幕拉開前的“黎明時分”。
低迷的A股市場正在創造一連串多年罕見的指標。
8月23日,滬市成交額為1078.26億元,終于險守千億大關。而在前一日,滬市成交額罕見跌破千億大關,全天僅成交984.64億元。數據顯示,其最近一次不足千億元成交,還是發生在熔斷時期的2016年1月7日,當日交易時間不足20分鐘。
如剔除上述極端情況,滬市日成交額不足千億還需追溯到2014年8月29日,彼時正是上波牛市大幕拉開前的“黎明時分”。
另據Wind數據顯示,近期兩融余額也創出14個月以來的新低,持續徘徊在萬億規模以下。上證A股、深證A股、中小板、創業板等市凈率、市盈率則均創出5-10年新低。8月23日,已有累計250家上市公司跌破市凈率,成交額不足500萬元的個股多達230只。
目前兩市日成交額累計僅2300億元左右,靠市場行情吃飯的券商也有點“吃不消”。從中報情況看,絕大多數上市券商業績同比出現較大下滑。有滬上某證券營業部高管甚至透露,“6月份公司出現了虧損”。
A股多指標現罕見信號
成交額作為衡量A股活躍度的一個重要指標,8月22日跌破千億大關,創下四年新低(剔除熔斷時期)引起市場廣泛關注。8月23日,滬市成交額雖險守千億大關,但也是岌岌可危。
“熊市就是一波接一波,跌跌彈彈跌跌再彈彈,成交量可以縮了再縮、縮了再縮,事先也不知道跌了幾波之后才到底,大多數人就死在了抄底路上。”8月23日,北京某大型私募投資總監表示,現在這種熊市狀態,該走的早走了,深套的就不動了。
不過,跟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相比,上證指數的成交額其實還并不算低。8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數的總成交額就只有839.7億港元。
除了成交量創下四年新低,A股一些其它重要交易指標也均創出新低。比如8月22日,兩融余額為8648.24億元,就創下去年6月以來的新低。
另外從估值看,各大板塊已創出5-10年的新低。數據顯示,上證A股整體市盈率和深證A股市凈率創10年新低、上證A股整體市凈率創四年多新低、深證A股市盈率創6年多新低、中小企業板市盈率和市凈率均創10年新低、創業板市盈率和市凈率均創近6年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市場狀況比前次滬市低點2638.3點時更為嚴峻。2016年1月27日,經歷連續異常大跌后的股市驚魂未定,上證指數創下2638.3點的低點,當日成交額為2074億元,足足是目前的兩倍。
在此之前,滬市成交額也是一波接一波地萎縮,從2015年6月12日萬億的日成交額萎縮了好幾波后,上證指數也從5178.19點見到了2638.3點這一底部,成交額萎縮比例高達80%,上證指數跌48.18%,歷時7個月。
今年1月30日,上證指數為近期新高3587.03點,日成交額為2854億元;8月20日,上證指數創新低2653.11點,日成交額為1140億元。簡單計算可知,這期間上證指數跌幅26%,日成交額萎縮60%。
這也意味著,從今年1月底到目前的7個月下跌中,日成交額萎縮已超過2015年年中至2016年1月的那波。
底在何處?“熊市對大多數人來講就是離開市場,像我們無法離開的人,應該選擇輕倉。熊市什么時候過去,只有在熊市過去了,從后往前看,才會看清熊市過去了。”上述投資總監指出,目前不是悲觀和樂觀的問題,而是合理的策略問題,他會少量加加減減,而不是放手一搏的時候。
券商經紀業務承壓
今年1月,兩市總市值高達58.6萬億元,僅次于上輪牛市的高峰2015年5月的62.7萬億元。截至8月23日,兩市總市值為53萬億元,短短7個月時間,A股蒸發了5.6萬億元;40個月時間里,A股總市值則蒸發了近10萬億元。
這蒸發的10萬億元去哪了?
“2015年牛市時,交易量是基于各種杠桿資金做起來的,比如民間拆借資金以及銀行資金通過信托、券商進入市場。當年下半年的下跌以及2016年的熔斷,再加上這兩年的下跌,很多資金遭遇強平,這些資金該回到銀行就回銀行或者自己賬上。”華南某大型券商營業部老總表示,目前并沒有好的投資渠道。
上述投資總監認為,“這些資金要么是撤出了,或者空倉不動了,抑或套住不交易了。”
A股市值蒸發不僅在侵吞著很多投資者的財富,看股市行情吃飯的券商也多少有些“吃不消了”。目前兩市2000億出頭的成交額是否達到了券商的盈虧平衡點?
“真是慘不忍睹,我們公司6月份都虧損了。普通交易、信用交易都在低量,比原來足足少了4成,萎縮得非常厲害。”8月23日,上海某大型券商某營業部高管透露。
“目前兩市成交額縮得很厲害。從盈虧平衡角度看,目前的交易量還是可以賺錢,只不過賺錢不一定通過手續費上面,而是通過其它息差類業務賺錢。”上述營業部老總指出。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8家上市券商發布2018年中報和業績快報,其中15家凈利潤同比上半年出現下滑。
下滑最嚴重的是方正證券(5.930, -0.04, -0.67%)(維權)(601901.SH),同比下滑75%,長江證券(4.990, -0.02, -0.40%)(000783.SZ)、第一創業(5.200, -0.04, -0.76%)(002797.SZ)分別下滑62%和61.85%;另外,國元證券(6.700, -0.03, -0.45%)(000728.SZ)、山西證券(6.360, -0.06, -0.93%)(002500.SZ)、西部證券(7.870, -0.09, -1.13%)(002673.SZ)、國信證券(8.270, -0.04, -0.48%)(002736.SZ)等同比下滑均超40%。
進一步數據顯示,目前公布中報的9家上市券商中,除了中信證券(15.880, 0.00, 0.00%),其它8家上市券商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去年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