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11:1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順應行業降杠桿趨勢,公司拿地強度開始下降,資產負債表有所修復。
2018年H1,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95.4億元,同比增長9.3%;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5.1億元,同比增長15.1%;投資收益同比增加67%,比2017年全年35%的增速提升32個百分點;少數股東權益利潤占比為30%,相比2017年的21%提升9個百分點;毛利率35.39%較Q1有所下降但比2017年還是提升4.3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率10.9%較2017年的10.7%提升0.2個百分點。
順應行業降杠桿趨勢,公司拿地強度開始下降,資產負債表有所修復。
1)上半年公司拿地金額1072億元,銷售金額2153億元,拿地強度為50%,較此前有所下降,凈負債率也從2018Q1的102%下降至93%;2)上半年公司的有息負債達到2545億元,增速已回落至7%,同時經營性現金流為-98億元,但較一季報的-263億元有所好轉,考慮到2017年全年為-293億元,在去杠桿背景下,公司有望在下半年經營性現金流轉正。
新開工超額完成,達到全年71%,預計全年將大幅超預期,同時,竣工僅相當于2016年下半年規模,預計后續維持30%以上增長。
1)公司新開工面積2359萬方,同比+85%,推盤意愿超預期,已經達到全年目標3300萬方的71%,考慮到上半年整體市場銷售的超預期,預計全年將大幅超額完成;2)公司竣工面積為761萬方,僅增長+11%,竣工進度依然遠低于銷售增速,占全年目標1900萬方的40%,若要達到全年竣工計劃,則下半年竣工增速將達到31%。目前半年結算量,僅相當于2016年下半年銷售面積,為776萬方,考慮到2017年開始公司銷售進入快車道,半年度銷售增速平均超過30%,對應后續業績釋放將提速。
正在進入快車道,一體兩翼戰略逐步為下一個時代布局,綜合實力前三有保障,維持增持評級。
公司當前土地儲備8950萬方,按照2017年全年2242萬方,每年30%增速計算,能夠保障2.5年的去化時間,公司發展進入快車道,維持增持評級,維持2018~2019年EPS分別為1.74、2.26元,分別對應PE為6.6、5.1倍。
風險提示
財務費用繼續上升侵蝕凈利潤率,銷售回款不達預期。
正文
保利地產自2002年完成股份改制后,開始實施全國化戰略,2006年上市以后,全國布局加快,實現跨越式發展。截止2018年中報,公司已進入國內外99個城市,土地儲備近1.4億方,其中待開發土儲8950萬方,每年30%增速計算,能夠保障2.5年的去化時間。
1)公司新開工面積2359萬方,同比+85%,推盤意愿超預期,已經達到全年目標3300萬方的71%,考慮到上半年整體市場銷售的超預期,預計全年將大幅超額完成;2)公司竣工面積為761萬方,僅增長+11%,竣工進度依然遠低于銷售增速,占全年目標1900萬方的40%,若要達到全年竣工計劃,則下半年竣工增速將達到31%。目前半年結算量,僅相當于2016年下半年銷售面積,為776萬方,考慮到2017年開始公司銷售進入快車道,半年度銷售增速平均超過30%,對應后續業績釋放將提速。
2018年H1,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95.4億元,同比增長9.3%;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5.1億元,同比增長15.1%,每股收益為0.55,同比增長15.1%。
一方面,受益于近年來銷售上升及回暖,公司房地產業務結轉利潤水平持續改善。2018年H1,公司毛利率35.39%較Q1有所下降但是比2017年還是提升4.3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2018年H1公司的財務費用大幅同比136.89%,導致公司的三項費用率也大幅提升至8.1%。因為隨著有息負債規模增大,部分直接融資項目當期費用化,所以導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率回升緩慢,不過一直持續改善,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率回升至10.9%。
公司拿地投資力度的增強使得2017年開始杠桿水平持續攀升,但是2018年1季報之后公司的凈負債率開始從高位102%回落至93%,有息負債增速也從1季報的17%下滑至7%,說明公司受銀行縮表影響,杠桿率開始下滑。其中有息負債仍以銀行借款為主,占比超過71%,公司債券及中期票據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占比約14%。債務風險可控,一年內到期債務僅330.69 億元,占有息負債的12.99%,僅為賬面現金余額的33.91%。
公司充分發揮央企優勢,構建了以銀行信貸為主、股權融資、直接債務融資、創新融資為輔的多元化融資渠道,截止2018H1,公司銀行貸款授信額度合計3810 億元,剩余未使用額度為1687 億元,全部有息負債綜合成本4.86%,比2017年的4.82%僅提升0.04個百分點。
上半年公司的有息負債達到2545億元,增速已回落至7%,同時經營性現金流為-98億元,但較一季報的-263億元有所好轉,考慮到2017年全年為-293億元,在去杠桿背景下,公司有望在下半年經營性現金流轉正。
2018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簽約金額2153.12 億元,同比增長46.86%;6 月份實現簽約金額601.93億元,首次實現單月簽約突破600 億元。1-6 月,公司簽約銷售仍然以一二線城市和核心城市群為主,其中一二線城市簽約金額占比近78%,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大核心城市群分別占比達31%和20%。
產品結構方面,公司始終堅持普通住宅中小戶型定位,聚焦剛需和改善性的居住需求。2018 年1-6 月,公司住宅產品銷售金額占比達90%,其中144 平方米以下中小戶型住宅產品占比達90%。
2018 年上半年,公司新拓展國內項目69 個,新增容積率面積1510 萬平方米,總成本1072 億元,平均拿地均價為7099元/平米。其中一二線城市拓展金額及面積占比分別為68%和50%,三四線城市主要聚焦于珠三角、長三角等核心城市群周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