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10:1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飛科電器(56190,025,045%)(603868SH)披露了2018年半年報:營收為1816億元,同比微增541%;歸母凈利潤為398億元,同比增長506%。
在經歷一季度營收與利潤雙下滑的局面之后,飛科電器在二季度恢復增長。但上半年整體5%的業績增速與去年的36%利潤增長相比,速度已經明顯放緩。
飛科電器是重回增長通道,還是已經接近行業天花板?
先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大致情況,看看飛科電器的產品和行業地位。
凈利率超過20% 背后:輕資產運營,70%以上產品外包
飛科電器創立于1999年,主要經營電動剃須刀、吹風機等個護電器,于2016年4月在A股上市。
在電動剃須刀領域,飛利浦等外資廠商進入較早,具備較強的先發優勢,其產品在設計和質量上均具備較強的競爭力,主打高端產品,品牌優勢較為突出。
而飛科電器在中低端市場擁有比較高的市占率。從電商平臺上各品牌銷售來看,飛科以量取勝,而飛利浦在價格上遠超其他品牌剃須刀。
在經營上,飛科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產品外包生產數量占比超過了70%,利用外包廠家所在地(主要為溫州)的產業集群效應和生產成本優勢,降低公司整體運營成本。
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39.27%,相比于2013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其中,電動剃須刀產品貢獻約70%營收,毛利率為45.87%。
另外,公司期間費用主要為廣告費與人工成本,折舊、研發等支出相對較少。隨著廣告費支出占比下降,利息收入增加,公司2013-2017年三費占比持續下降。
以下為根據公開數據整理的公司成本及期間費用占比變化情況:
毛利率提升,期間費用占比下降,公司凈利率提升。2017年,飛科凈利率達到21.68%,在家用電器行業居于第二位。2018年上半年,公司凈利率微增至21.92%。
從整體來看,飛科電器在成本以及費用控制上把握的不錯,現在的問題在于,公司是否能進一步搶占市場,維持收入端的高速增長。
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為電動剃須刀與吹風機,這兩件產品分別貢獻公司2018年上半年70%及13%的營收。
但眾多的行業統計數據和研究都顯示出:國內吹風機市場接近飽和,剃須刀市場有飛利浦這類全球性的小家電巨擘把持,競爭也相當激烈。
而2018年上半年,受線下渠道銷售影響,公司業績增速出現明顯下滑。
線下渠道面臨挑戰 業績增速下滑
得益于凈利率提升,2014-2017年,公司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營收增速在15%左右,歸母凈利潤增速在30%上下。
但是,受線下渠道調整影響,2018年一季度,飛科電器營收與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分別同比下降5.93%及 12.99%。
盡管,在2018年二季度公司線下渠道開始恢復增長,但是從上半年的整體表現來看,飛科電器業績增速還是出現明顯下滑。
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飛科電器營收為18.16億元,同比微增5.41%;歸母凈利潤為3.98億元,同比增長5.06%。公司業績增速下滑明顯,且凈利潤增速小于營收增速。
以下為根據公開數據繪制的公司營收及利潤變化情況:
分渠道來看,2018年上半年,公司電子商務渠道實現營業收入9.68億元,同比增長16.56%;線下渠道收入約8.48億元,同比下滑4.93%。線下渠道仍未恢復元氣。
除了財務層面的問題,高分紅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這或許和飛科電器特殊的股權結構有關。
股權集中:實控人控制九成股份 上市兩年分紅15億
飛科電器的股權高度集中。
上市之前,實控人李丐騰直接及間接控制公司100%股份。2016年,飛科電器IPO公開發行4360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10.01%。
上市之后,李丐騰直接及間接控制上市公司89.99%股份。截止2018年月30日,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4.04%。以下為公司股權結構圖:
在股權高度集中的背景之下,飛科電器的分紅可以說是非常的“壕”。
2016年及2017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合計約14.48億元,合計現金分紅約15.25億元。
大手筆分紅,實控人是最大的受益人。不考慮相關稅費影響,以持股比例計算,2016及2017這兩年,實控人李丐騰獲得分紅超過13億元。
反觀公司IPO募集資金凈額約7.28億元,不到這兩年分紅金額的一半。飛科電器的確是一個比較“奇葩”的公司。
分紅并不是什么壞事情,但在連續兩年大手筆分紅,利潤增速大幅下降之后,這種“壕分紅”是否能夠持續?
今年從廚電到小家電的大牛股們普遍遭遇了增速下滑的壓力,飛科電器是否也遇到了增長的天花板?(YYL)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