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 11:0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興全基金旗下虧損幅度最大的是興全有機增長,其跌幅為1298%。
年初至今,面對疲軟的A股市場,公募基金受到的波及不言而喻,即便是行業中的佼佼者興全基金也沒能例外。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上半年興全基金旗下有可比數據的15只權益類產品中,僅有1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而跌幅超過5%的卻有10只基金,更有5只基金跌幅超過10%。
興全基金旗下虧損幅度最大的是興全有機增長,其跌幅為12.98%。此外,年初新成立的“巨無霸”產品興全合宜混合,不僅“首秀”遭遇暴跌尷尬,更是因踩雷中興通訊(13.310, 1.21, 10.00%)而引發投資者擔憂。
興全旗下權益類產品僅1只正收益
興全基金成立于2003年9月,公司性質為合資企業(券商系)。除了貨幣基金外,興全基金目前共有22只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有2只,混合型基金有13只(A、B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債券型基金有7只。
相對來講,權益類基金受市場影響較大,故興全基金上半年跌幅靠前的產品也主要集中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在15只權益類產品中,僅有1只基金取得正收益,而跌幅超過5%的卻有10只基金,更有5只基金跌幅超過10%。跌幅超過10%的這5只產品分別是興全有機增長(340008)、興全社會責任(340007)、興全合潤分級(163406)、興全合潤分級A(150016)、興全合潤分級B(150017)。
普跌之下,分級基金頻頻拉響下折“警報”,而分級B又具杠桿屬性,回撤較大,因此高溢價的分級B受挫也是在所難免。但令人費解的是,興全有機增長和興全社會責任這兩只基金的虧損幅度卻高于興全合潤分級B,這樣的結果不禁令多數投資者大跌眼鏡。
上半年虧損幅度最大的是興全有機增長,其跌幅為12.98%,該基金成立于2009年3月25日,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基金規模為43.26億元。從歷史業績來看,興全有機增長成立之初的業績表現還是很優秀的,近3年、近2年的同類排名也尚能維持在前四分之一水平,但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沒能一直維持下去,從去年開始該基金業績便呈現下滑態勢。
數據顯示,興全有機增長在今年一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歐菲科技(17.550, 0.81, 4.84%)、中國巨石(10.330, 0.10, 0.98%)、隆基股份(15.140, 0.13, 0.87%)、領益智造(5.340, 0.07, 1.33%)、藍思科技(13.620, 0.64, 4.93%)、三安光電(19.680, 0.60, 3.14%)、北新建材(19.820, 0.33, 1.69%)、東方雨虹(15.760, 0.46, 3.01%)、伊利股份(28.070, 0.36, 1.30%)、五糧液(73.560, 1.48, 2.05%)。且今年一季度該基金將79.49%的資產用來投資股票,但受大盤普跌的影響,其所重倉的這些股票也是跌多漲少。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興全有機增長對制造業可謂是情有獨鐘,制造業在其配置中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且,自2015年起,制造業開始穩居興全有機增長行業配置排名的首位,并且所占比例總體上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制造業在其配置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76.34%,市值達40.96億元。
然而,中國經濟網記者卻注意到,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整體估值水平自年初便一路走低。今年首個交易日,也就是1月2日,制造業的靜態市盈率為38.25,但截至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6月29日,其靜態市盈率變為25.82。期間,制造業的動態市盈率也由30.49減少到24.23,對應的估值下降程度可想而知。
興全有機增長自2015年12月31日起由基金經理季侃樂掌舵,季侃樂2009年加入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季侃樂自擔任基金經理以來,自始至終沒有出現過“一拖多”現象,想必這也是他任職回報不錯的原因。
但是,近期季侃樂卻突然離任且不再管理其他基金。5月11日,興全基金發布公告稱,增聘喬遷(女士)為興全有機增長的基金經理,與季侃樂共同管理該基金。但僅僅5天之后,興全基金卻再度發布公告稱,興全有機增長的基金經理季侃樂因身體原因離崗休養,暫停季侃樂履行基金經理職務,并暫由興全有機增長的另一基金經理喬遷單獨管理該基金。
那么,喬遷何許人也?天天基金網顯示,喬遷自2008年7月加入興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7月至2015年5月任研究員,2015年5月起至今兼任基金經理助理。喬遷單獨管理興全有機增長以來的業績又是如何呢?喬遷自2018年5月16開始單獨管理該基金,至今已有56天,但期間喬遷的任職回報僅為-12.63%。
管理副總監業績不佳 興全合宜重倉中興通訊遭慘虧
自2003年成立以來,興全基金經歷了十五年的摸爬滾打,在其苦心經營之下倒也一度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可,再加上有著“業界良心”稱號的前總經理楊東多次在高點“勸贖”這一行為,更是被投資者們傳為佳話。但是,今年來興全基金旗下產品的表現卻讓投資者欲哭無淚,與此同時,“巨無霸”興全合宜混合(163417)的一舉一動也時刻牽引著市場的神經。
1月16日,興全基金旗下的興全合宜混合正式發行,受到投資人的踴躍認購,發售當日就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并且只用一天時間就募集了327億元,這樣的火爆場面一度使得興全合宜混合成為討論熱度最高的產品。
與發行時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興全合宜混合的“首秀”卻遭遇跌停的尷尬。4月23日,興全合宜混合在深交所上市,上市首日盤中觸及跌停,以0.899元開盤后,該基金交易價格一度探底至0.862元,截至收盤報0.886元。這樣戲劇性的反轉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為了緩解投資者的恐慌情緒,興全基金迅速做出了回應。興全基金稱,封閉式基金采用規定時間內的封閉式運作,在全球范圍來看一般都會出現折價,這是對流動性缺失以及不確定性的補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隨著產品到期日臨近,各種不確定性減少,折價率會逐漸趨近于零。此外,市場震蕩和情緒釋放也會導致基金場內交易價格出現異常波動。
興全基金還表示,基金的場內交易價格并不等同于資產價值,折價并不意味著基金出現虧損。基金凈值不會因為基金交易價格的折價而出現下跌,若在基金折價時選擇在場內賣出,則意味著以低于基金凈值的價格賣出所持有的基金份額。
盡管興全基金的解釋來的相當及時,不過這樣的說辭似乎很難讓投資者們買賬。有業內人士表示,大規模資金在運作過程中會承擔更高的交易成本,受此影響,勢必會造成基金倉位無法及時調整,也就是基金的靈活性比較差。所以規模較大的基金在行業輪動、風格輪動較快的震蕩市場中運作的確存在較大劣勢。
而且,對于那些資產規模龐大的基金,往往還要求基金經理具備相應的管理經驗。如果基金經理缺乏運作如此龐大資金的經驗,那么,資產規模的膨脹就勢必會影響基金的業績。如今,300億規模的興全合宜混合就如同巨鯨在市場中翻滾,哪怕基金經理能經受住挑戰做到精準擇時,也沒辦法保證一定可以在有效時間內完成切換。
那么,興全合宜混合的基金經理是否有能力擔此重任呢?數據顯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謝治宇,此人2007年加入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員;2010年起在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專戶投資部任投資經理,現任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部副總監。目前,謝治宇除了興全合宜混合外,還擔任興全合潤分級混合的基金經理。
雖然興全合宜混合成立時間尚短,無法全面分析其業績,不過我們可以看到,該基金成立至今的業績并不理想,其近3個月及近一個月的階段漲幅分別為-5.40%、-5.84%,謝治宇掌舵期間的任職回報為-8.33%。而謝治宇所掌舵的另一只基金興全合潤分級混合在今年上半年的虧損幅度也超過10%。
此外,興全合宜混合之所以令投資者感到擔憂,不只是因為其龐大的規模所帶來的各種不適應,還包括踩雷中興通訊。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3月31日,興全合宜混合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國平安(58.450, 1.36, 2.38%)、三安光電、五糧液、隆基股份、伊利股份、白云機場(14.420, 0.21, 1.48%)、東方雨虹、中際旭創(51.050, -0.03, -0.06%)、中興通訊、大族激光(50.880, 2.16, 4.43%)。
這只備受關注的爆款基金,因重倉持有中興通訊H股而引發部分投資者的擔憂。查閱興全合宜混合2018年1季度股票投資明細可以發現,該基金持股中興通訊達2309.66萬股,持倉市值達4.73億元。
但眾所周知的是,受到外部因素影響,中興通訊自4月17日停牌,于6月13日復牌,但在停牌前的4月16日中興通訊H股收盤價為25.60元,如今其股價僅在11元左右波動,大跌超過50%。
中國經濟網記者還注意到,興全合宜混合的另一只重倉股白云機場近期也遭遇過兩個跌停,6月19日白云機場報收16.63元,跌幅10.01%、6月20日白云機場報收14.97元,跌幅9.98%。而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白云機場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興全合宜混合持股數量為5578.9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696%。
多只基金年化收益亮麗 穿越牛熊依然困難重重
其實,要論權益類產品的歷史投資業績,興全基金也算是公募基金領域的佼佼者了。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該公司旗下有多只產品在過去5年的完整年度里表現非常良好,獲得了較高的年化收益率。但如果詳細分析就會發現,雖然年化收益率較高,但在市場下跌的年度里表現依然欠佳,傳說中的穿越牛熊在實際操作當中仍然是困難重重。
比如以當中的主動管理型產品來看,興全輕資產(163412)自上市以來的年化收益率高達39.52%,在2013年到2017年里,該基金在市場上漲時期均獲得了不錯的收益,但在市場下跌時期也依然逃不過虧損的命運。
詳細來看,在2013年成長股大漲的時期,該基金凈值上漲了38.45%,在2014年主板市場漲幅巨大的時期,該基金繼續上漲了37.58%。直到2016年滬深主板市場與創業板、中小板全部下跌時期,該基金單位凈值收跌5.46%。可以看出,該基金經理在大多數時刻總是能夠找到市場存在的機會,但在單向操作的市場中,各板塊全面下跌還是讓基金經理頗為頭疼。
回看2018年的A股市場,與2016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興全輕資產是否會翻版2016年的下跌結局,只能讓時間來驗證了。
從基金經理變動情況來看,在過去5年里,興全輕資產的主要管理人為陳揚帆和謝治宇,前者管理著2014年之前,后者管理了2015年到2017年三個完整年度,2018年5月3日交由董理單獨管理。
陳揚帆從業經歷超過10年,但從2015年離任興全基金基金經理職務,后于2016年創辦私募基金猛犸資產,而身兼爆款基金的謝治宇,也于今年5月份離任興全輕資產。
類似興全輕資產這樣的優秀基金還有興全商業模式優選(163415),該基金從2013只2017年期間,也僅有2016年出現虧損,并且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也高達25.69%。
吳圣濤是從該基金成立伊始便參與至今的基金經理,其歷任漢唐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國泰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經理、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2012年加入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現任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部副總監,累計擔任基金經理時間超過9年。
令人意外的是,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在今年糟糕的行情下仍然獲得了正收益,上半年單位凈值上漲達6.78%,從其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看,鼎龍股份(8.360, 0.26, 3.21%)、華宇軟件(17.930, 0.92, 5.41%)、華測檢測(6.180, 0.03, 0.49%)、舍得酒業(34.550, 1.11, 3.32%)、人福醫藥(12.140, 0.37, 3.14%)、萬華化學(45.840, 0.84, 1.87%)、古井貢酒(90.310, 2.22, 2.52%)、口子窖(59.780, 2.40, 4.18%)、分眾傳媒(9.890, 0.20, 2.06%)、長電科技(16.460, 0.78, 4.97%)為其重倉持有,并且七成以上為股票資產。雖然上述個股在一季度實現上漲的并不多,但該基金的凈值卻在一季度上漲了3.12%,并在大盤下跌猛烈的二季度繼續上漲了3.55%。
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表示:“本基金在行業配置上仍然維持了相對均衡的策略,在個股投資上相對集中,倉位上用轉債替代了部分股票的倉位降低組合的風險暴露。基金仍堅持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策略,選擇具有良好商業模式,管理層戰略眼光、執行能力俱佳的個股進行長期投資。”由此可見,其精選個股的成功是其年內逆勢收漲的關鍵所在。
而在興全其他幾只具有5年以上歷史業績的基金中,能像興全商業模式優選這樣的基金可謂是鳳毛麟角,這也揭示出一個殘酷的現象,能夠穿越牛熊的優秀基金不僅需要優秀的基金公司這個平臺,更需要優秀的基金經理這個舵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