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關于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經營外匯業務的批復》,稱同意公司經營外匯業務。
成立不到兩年的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橫琴人壽”)涉足外匯保險業務。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關于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經營外匯業務的批復》,稱同意公司經營外匯業務。
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橫琴人壽,橫琴人壽相關人士向記者證實了此消息,但對于相關產品上市的具體時間,橫琴人壽相關人士表示,暫無法確定。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外匯保險業務是指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在境內開展的以外幣計價的保險業務或以人民幣計價但以外幣結算的保險業務。
那么,橫琴人壽未來是否會把業務重心放在外匯保險上?對此,橫琴人壽相關人士表示,之后公司的業務重心仍在傳統保險業務方面。
據公開資料,橫琴人壽于2016年12月28日在珠海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20億元。公司有5個股東,分別為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亨通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明珠集團深圳投資有限公司、蘇州環亞實業有限公司、珠海鏵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各持股20%。2017年1月5日,原保監會官網發布《關于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開業的批復》。
值得注意的是,橫琴人壽的股東具備相當的實力。例如,珠海鏵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鏵創投資”)和中植企業集團(下稱“中植集團”)。
據記者了解,鏵創投資于2003年注冊,注冊資本25億元,是渤海金控旗下全資下屬公司。截至2016年底,渤海金控旗下已有參控股金融機構13家、準金融機構8家、類金融機構52家,布局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等核心金融城市。
而中植企業集團成立于1995年,注冊資本50億元,是一家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集團旗下主要業務涵蓋投資、并購、資產管理和產業基金。集團擁有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黑龍江等多個省市。
那么,背景雄厚的橫琴人壽,經營究竟如何?
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橫琴人壽總資產為29.81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42.63%;保險業務收入為8.63億元(其中人壽險8.43億元、健康險1636.74萬元、意外傷害險296.37萬元),占營業收入的87.07%。
同時,根據年報,橫琴人壽去年的投資收益為1.07億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及利息收入數額最高,為2915.13萬元;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及利息收入緊隨其次,為2554.56萬元;另外,應收款項類投資利息收入為1680.69萬元。
不過,《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2017年,公司凈虧損達8240.73萬元。此外,公司去年的營業支出較多,例如,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為7223.25萬元、業務及管理費用的支出為1.71億元。
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橫琴人壽萬張保單投訴量為0.57件,萬人次投訴量為0.3件,均位列人身險企業前十。
那么,橫琴人壽之后的經營會如何,什么時候能實現盈利?而這次公司的業務擴張又將會有怎么的結果?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將繼續關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