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弘股份”)公告稱,由于中弘集團未能與相關債權人就償債安排及該重組事項達成一致,并取得債權人同意意見,經中弘集團向港橋投資提出申請,中弘集團、中弘股份實際控制人王永紅及港橋投資經協商一致,同意終止本次重組事項。
至此,將重組當作中弘股份“救命稻草”的王永紅或要失望了。
一大家子都是虧
早在5月11日,地產深度報道就中弘股份的經營和財務問題進行了報道《巨虧、項目停工、財務存疑,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之局》。
在經營活動現金凈額同比下降575.13%、凈利潤同比下降45.28%的2016年,中弘股份在其年報中稱“公司A+3戰略初步形成,‘A’就是在A股已經上市的中弘股份,‘ 3’則是指公司收購的三家境外上市公司(KEE公司,中璽國際、亞洲旅游)。”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境外上市公司均為虧損。
5月15日,中弘股份公告稱,其間接持有的境外全資子公司著融環球于2018年5月11日收到律師事務所告知函,“因未能按照要求提前還款,著融環球持有的中璽國際股份2.3億股作價3.41億港元出售。此次質押轉讓對中弘股份造成投資損失9223.8萬元。此次交易后,中弘股份不再持有中璽國際股份。”
公告顯示,著融環球因日常運營需要,向民信財務借款3.2億港元 ,借款期限為 12 個月,著融環球擬以持有的中璽國際全部股權為本次借款提供質押擔保,同時中弘股份作為本次借款擔保人。但鑒于中弘股份已發生多起債務違約, 故民信財務先后三次要求著融環球提前償還借款。
事實上,不僅中弘股份自身深陷債務危機,被收購的中璽國際也資金告急。
中璽國際自2015年被中弘股份收購以來,凈利潤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截至2017年末,中璽國際分別虧損2805.2萬港元、1079.5萬港元、1422.5萬港元。2015年至2017年年報顯示,中璽國際在這三年的經營活動現金凈額分別為-1203.8萬港元、-1131.4萬港元、-429.6萬港元。
再來看亞洲旅游(Asiatravel.com),其2017年年報還未公布,但從2016年亞洲旅游的盈利來看,即中弘股份完成收購亞洲旅游的那一年,亞洲旅游扣稅后虧損883.4萬新加坡元。2015年,亞洲旅游扣稅后虧損1151.5萬新加坡元。
2016年,中弘股份境外子公司Glory Emperor Trading Limited完成對KEE公司的全面要約收購,占KEE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75%。
中弘股份公告稱,在收購KEE公司之后,公司將通過投資或合作開放的方式,構建旅游產品的互聯網營銷平臺和金融服務平臺,開展旅游地產互聯網營銷及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服務本公司正在開發的旅游地產項目營銷。
但現實很骨感:KEE公司不但未如中弘股份所期待的一般,順利開展旅游地產業務,還在2018年3月16日發布溢利警告。公告顯示,2017年公司利潤虧損主要因為房地產代銷業務疲憊,并于2017年8月24日出售全部房地產代理業務。此外,公告稱,截至2017年12月31日,KEE全年并未獲得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與租賃土地給關聯方的收益。
2017年年報顯示,KEE公司凈利潤虧損4557萬港元。在房地產業務虧損后,KEE在2017年選擇“棄車保帥”,強調要維持拉鏈業務并確定其盈利性。
大股東也沒錢?
5月23日,中弘股份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中弘卓業集團持有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再次被司法輪候凍結,具體原因尚在核實。
此前,中弘卓業曾因未能按時回購交易業務和逾期未清償對外債務,被司法凍結其持有的中弘股份股權。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弘卓業持有中弘股份22.28億股且全部被凍結,其中,22.21億股被質押。
一位律師向記者指出,“一般司法凍結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為他人做擔保,司法凍結是由于他人未按時繳付貸款,而承擔連帶責任;還有一種是因為自身資金需要而將股權質押融資,但是因自己經營問題還不上貸款,而承擔債務責任。”
2017年年報顯示,中弘卓業為中弘股份擔保63億元。此外,公開資料顯示,王永紅作為中弘卓業的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為100%),自今年以來所持股權被司法輪候凍結。
上述律師表示,“大股東股權被凍結,像樂視的賈躍亭,一方面意味著個人資金周轉或面臨困難;另一方面也意味大股東沒辦法用股權進行融資,獲取現金為公司造血。”
記者就中弘卓業持股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原因多次致電中弘股份,但截至發稿前,電話均無人接聽。
值得注意的是,5月24日,中弘股份再次發布公告稱,由于其收購的A&K公司2017年未能完成業績承諾,根據公司與中弘卓業簽訂的《業績承諾與補償協議》,中弘卓業2017年應補償中弘股份現金金額3.86億元。
但公告指出,中弘卓業并無足額資金以現金方式進行補償,故補償金額從中弘卓業全資子公司給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的無息借款中(借款余額為8452.34萬美元)予以直接扣除。
雖然集團內部借款并不稀奇,但公開資料顯示,中弘卓業集團控股企業達147家。
一位資深審計人員表示,“由于中弘卓業不是上市公司,內外部借款并不需要進行公示,中弘卓業到底借了多少錢、它底下的公司又在外面借了多少錢,除非有訴訟公告,否則很難得知。但是,中弘卓業以借款形式沖抵業績補償或從側面說明其本身現金流有困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