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又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沖刺A股IPO鎩羽而歸。北京時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時代凌宇”)首發申請沒有過會。據發審委的審核意見,時代凌宇對關聯方的依賴度、對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存重大依賴等幾大問題是發審委會議問詢重點。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公司的綜合可持續盈利能力究竟行不行。
時代凌宇2015 年7月掛牌新三板。公司主營業務為在城市運行和安全管理、智能建筑等領域內提供前期咨詢、方案設計、設備供貨、軟件開發、工程施工、集成調試及運行維護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綜合服務。這主業看似很性感,但公司盈利能力卻還欠火候。
根據證監會網站今年1月份披露的時代凌宇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時代凌宇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1至6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8億元、3.14億元、3.89億元、1.6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905.27萬元、2607.92萬元、2481.79萬元、780.84萬元。
但記者發現,時代凌宇在上會前一個月,即4月2日發布了22個公告,其中14個公告均是更正其財務數據。其中,變化較大的是時代凌宇2017年1至6月的凈利潤由此前的780.84萬元更正為1060.52萬元。
為何更正?時代凌宇董事會認為,本次更正公司2017年半年度報告,主要系因對年終獎計算、計提政策進行調整。
與此同時,時代凌宇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為6.52億元,同比增長67.67%;凈利潤為6114.76萬元,同比增長147.97%。與往年的財務數據相比,2017年公司的營收與凈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這也引來證監會發審委的重點質疑。
發審委要求,公司對2017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與營業收入增幅不相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做出說明。同時,公司還需說明IPO申請文件與股權系統披露的相關文件存在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招股說明書披露的主要業務分類及成本支出是否符合業務實質,以及主要業務類型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等。
時代凌宇不僅盈利規模有限,而且這些盈利還有部分是得益于政府補助及稅收優惠。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公司享受增值稅稅收優惠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同時,公司還享受各種政府補貼,以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情況來看,2014年、2015年、2016年以及2017年1月至6月,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037.49萬元、215.12萬元、434.02萬元、473.61萬元。
此外,公司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業務主要來自于城管、市政、交通、安監、質監等政府部門,項目投資建設主要以政府為主導,行業發展受政府采購驅動的特征明顯。針對上述問題,證監會要求公司結合市場競爭格局、客戶結構等說明是否對政府工程存在較大依賴,是否對稅收優惠、政府補貼存在重大依賴,是否對持續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確定性。
發審委還關注到時代凌宇與佰能電氣的“特殊關系”。據查,佰能電氣是時代凌宇2013年至2015年應收賬款余額前五名的客戶,且金額不小。而在公司具體項目上,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報告期內,公司與佰能電氣存在多個項目上組成聯合體合作,且公司多名董監高曾就職于佰能電氣。
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佰能電氣是否屬于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認定的關聯方,公司是否存在對佰能電氣的重大依賴,魏劍平、喬稼夫等4人加入發行人后繼續持有佰能電氣股權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公司與佰能電氣采用聯合體投標的原因、必要性等。
除了上述問題外,證監會還要求公司對招投標競標獲取項目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規,有無存在法律糾紛,直接協商方式獲取的項目是否存在需通過招投標競標方式獲取的情形;報告期內客戶委托第三方回款占比較高的原因,第三方回款2017年大幅增長的原因等多項問題一一作出說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