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11:05 | 來源:未知 | 作者:胡 楊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于昆侖健康險而言,2017年是個“多事之秋”。
因資金來源陳述違規而被清退股權后,截至目前,昆侖健康險暫未公布圓滿的解決方案。而在最新出爐的財險虧損榜上,昆侖健康險也處在十分靠前的位置。數據顯示,昆侖健康險的業績急轉直下,從2016年的盈利890萬元變為2017年的虧損8.26億元。
昆侖健康險方面向記者解釋稱,2017年是該公司轉型的陣痛年。由于內外部多種原因,公司呈現了暫時性的業績低谷,但暫時性的虧損不會影響到投保人的利益。
曾憑借萬能險擴大保費規模
回顧昆侖健康險的發展歷程,“萬能險”無疑是關鍵詞。2006年初,昆侖健康險獲批成立,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業健康險公司。不過,作為行業“新兵”,該公司的保費收入在一段時間內都處于低位。原保監會官網數據顯示,2007~2012年,昆侖健康險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2.14萬元、1964.57萬元、8160.26萬元、1.76億元、8256.59萬元、3.29億元。
2013年起,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絕大多數為萬能險)與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被納入統計,保險公司的業務結構調整也初見端倪。這一年,昆侖健康險的萬能險業務就已與原保險業務“不相上下”,前者取得保費收入3.62億元,后者保持微弱優勢,為4.16億元。
隨后幾年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昆侖健康險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強勢崛起,接近并超過20億元。具體來說,2014~2015年,該公司分別實現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19.37億元、27.12億元,占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均超過95%。
憑借萬能險,昆侖健康成功實現了規模擴張。與此同時,2015年度,該公司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凈增加額達到24.44億元,同比上升33.62%。多重因素作用下,昆侖健康險在當年取得了2009年以來的首次盈利,凈利潤為1.52億元。
嘗到甜頭后,昆侖健康險馬不停蹄,繼續拓展業務規模。2016年取得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42.14億元,同比再增55.37%,占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仍高達95.27%。
由賺800萬到虧逾8億
不過,這種情況沒能進一步持續。2016年,出于防范風險及回歸保障的考慮,原保監會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矛頭直指隱患重重的萬能險?!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半年之內,就有《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等多份文件出臺。
受此影響,人身險全行業都進入調整模式,昆侖健康險也不例外。記者計算發現,2016年,盡管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比上升,但隨著監管政策逐漸落地,其下半年的增長速度已經大幅放緩,8月起保費甚至有所減少。昆侖健康險曾指出:“2016年,公司以‘適度規模為先,注重價值為本’為發展目標,在保險業務發展方面,逐步采取產品改造、升級換代策略,達成年度規模保費計劃,并逐步提高期交業務比例,提升內含價值。”
隨著轉型的推進,2016年,昆侖健康險的退保金支出也相應上漲,由2015年的372.65萬元,增至2095.54萬元,變動幅度達到462.34%。某壽險公司中層人士認為,業務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可能面臨部分產品停售的情況。這時,如果過往產品集中給付,會反映在退保金與賠付支出上。另外,極端情況下,保費收入還可能出現負值。
由于業務結構過于偏重萬能險,昆侖健康險受到的政策沖擊也更加明顯。2016年,規模進一步擴張的昆侖健康險業績卻縮水,凈利潤下降至890.94萬元,萎縮幅度達到94.12%。
但在“人身險公司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占當季總保費收入比例不得低于30%”等監管要求下,昆侖健康險亟待提高原保險業務的保費規模。2017年,該公司將原保險保費收入提升至16.05億元,占比達到56.04%。但大力推廣原保險業務的同時,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也上漲151.15%,共計1.3億元。
此外,過去一年,昆侖健康險還大量增加了保險責任準備金的提取,由2016年度的2030.99萬元,增加到12.64億元。對此,其向記者表示,責任準備金的提取是隨著原保費的大幅增長而增加的。
受上述因素影響,2017年,昆侖健康險的凈利潤由盈轉虧。在已披露年報的75家人身險公司中,其負8.26億元的凈利潤位于虧損榜前列。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昆侖健康險未止住虧損,凈利潤為負3.13億元,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持續走低,環比下降11個百分點至123%。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