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11:5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車牌照上有泥點,罰!發動機上有灰塵,再罰!輪胎花紋不一致,還要罰!你車都停了,總得交點罰款吧?沒有絲毫夸張,這是貨車司機在行車路上最常聽到、卻也是最怕聽到的話。
車牌照上有泥點,罰!發動機上有灰塵,再罰!輪胎花紋不一致,還要罰!你車都停了,總得交點罰款吧?沒有絲毫夸張,這是貨車司機在行車路上最常聽到、卻也是最怕聽到的話。今年一開年,貨運市場急速降溫,卡車司機陷入貨源少、運費低的窘境,本已苦苦掙扎的卡車司機已經出現了生計困難。然而就在這樣艱難處境中,仍有不少卡友向記者反映,他們還在遭受著各種“花樣百出”罰款的困擾。
“2000多條交規,不信找不到你毛病!”
4月10日,河北邯鄲卡車司機尤濰濤一出門就遇到了煩心事兒,當時他正駕駛貨車行駛在河北省邢臺沙河市的外環路上,突然被城管的車攔下了,要罰款2000元,理由是車上的貨物有灑漏,污染了市容環境。
但令尤濰濤感到不解的是,他的貨物并沒有出現灑漏,而且車上拉的是進口鐵礦粉,一旦因為運輸原因達不到應有重量,貨主會扣除一定的運費,所以他在車上蓋了篷布、仔細做了防護措施,并沒有造成所謂的揚塵。
“而且我跟城管說,他們沒有上路執法權力。但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如果不交罰款他們就要扣我的車。在外地,我不得不妥協,只能試圖與他們討價還價,但最后還是交了1500元罰款。”尤濰濤氣憤地說,“當時是現金繳納,他們并沒有開具處罰決定書,只給了我一張河北省罰款統一收據。無論是罰款理由、罰款主體還是現場繳納罰款的操作,都不符合規定。”
“這沒什么稀奇的,路上的奇葩罰款還多著呢。”四川成都卡車司機韓仁飛給《中國汽車報》記者講起了他曾經的一段經歷。那時他在運輸途中被警車攔下,交警繞著他的車走了一圈后,站在輪胎前,指著說:“輪胎有裂紋,罰200元扣1分。”這句話讓韓仁飛著實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反問交警:大貨車每年要跑一、二十萬公里,哪輛車的輪胎會沒有裂紋?你的警車輪胎沒裂紋?再說哪條法律規定,輪胎有裂紋也要罰款?
“當時很多司機都被迫交了錢,只有我在和交警理論,開車幾十年,真沒聽說過輪胎有裂紋也要被罰的!”在韓仁飛的質問下,交警自覺理虧,最終只是給予警告。然而,他依舊沒有逃過罰款,車只開了20公里,就又被攔下了。“迫于無奈,只能認命把罰款交了。”韓仁飛無奈將這段經歷寫在了微博上。
“這就不錯了,還告訴你罰款的原因,有些根本不說緣由,直接就讓交錢。”云南卡車司機劉闖回憶多年前在四川雅安被交警攔下的情景,“對方很直接地說,沒理由,交罰款吧。我稍想辯解,對方就不耐煩地說,2000多條交規,我就不信找不到你的問題。這是原話,當時我要是錄下來發到網上,估計那個交警就火了。”
一年罰5萬元一多半都是亂罰款
當然,交警、路政部門罰款的目的在于懲治違法違規行為,確實也有一些卡車司機存在超載超限、不按規定路線行駛的行為,但那些說不出名目、強安“罪名”的罰款也不在少數。尤濰濤告訴記者,去年他跑車繳納將近5萬元的罰款,其中一多半都是沒有名目的收費。
“比如安全設施不全,這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具體應該有哪些安全設施,執法部門并沒有具體的說明;還有不在規定車道行駛,難道交警攔車時,我們就應該直接停在原地么?一靠邊就算作不在規定車道行駛?再有半掛車的尾部牌照號不合規,交管局給出的指導意見是,第一次發現不罰款而是給予警告,但交警通常是照罰不誤。“尤濰濤無奈地說。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公路運輸亂罰款的現象有了極大減少,公路環境與之前相比也得到了有效凈化。不過,仍有不少卡車司機吐槽,某些地區的公路三亂問題依然存在。
“現在亂罰款最嚴重的地區當屬新疆。氙氣大燈亮度不夠、交通部12328熱線沒貼車上、加空濾屬于違規改型、反光標志沒擦干凈等,都是在處罰的范疇內。”韓仁飛介紹說,“現在遇到這種情況,要么交100元了事;要么給交警塞點小錢,但跑一趟新疆一兩千公里,光一個縣里就有兩三個檢查站,錢真的給不起。”
“去年我開車從貴州清溪到岑鞏,途中被交警強行攔下,要罰款100元扣1分,理由是超員,但車上明明只有我一個人。這種奇葩理由讓人氣憤,但又不能表現出來,只能花錢了事。”浙江溫州卡車司機甘志明無奈地說。
“湖南進貴州這個路段罰款也非常狠,一般都是500元起步,而且部分高速公路上是沒白天沒黑夜地罰款,其實按道理,高速公路上是不可以攔車的,但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甘志明說。
在甘志明看來,有些罰款理由真的讓人無力吐槽,“比如下雨天路上難免沙石泥濘,泥土很容易濺到車牌上,貨車又不像小轎車那樣經常清洗,車牌臟了就罰款,真的不太合理。”
交警、路政、協警、城管誰都惹不起
“前幾年,我專門買了個包來裝罰單,可現在看來,一個包明顯不夠用了。”黑龍江雞西卡車司機姜日臣介紹說,現在很多罰款都有兩個標價,要發票價和不要發票價,如果不要發票,那錢就直接進執法者的腰包了。
當問及被亂收費是否會申訴維權時,姜日臣坦言不會惹這個麻煩,“被罰100元的事,如果你辯解會立馬增加到200元,討價還價就漲到400元,跟他們鬧就再罰800元。正因如此,卡車司機一般都會選擇沉默。畢竟跑活兒不容易,怕影響運輸效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你天天跑這條路,就算今天不罰你,他有的是罰你的機會,何必呢!”
不少卡車司機告訴記者,執法人員有時就是為了罰款而罰款,因為他們都有績效考核指標。“以前,他們都是光明正大地罰,現在為了規避風險和責任,平常都會派不具執法權力的協警和輔警,現在連城管也加入到‘亂罰款’的行列里來了。”河北卡車司機趙強指出。
“不僅交警、路政、城管惹不起,甚至連服務區保安的臉色都要看。”姜日臣無奈地說,有時貨車在服務區里漏了一點油,保安看到了就會罰款;貨物不小心掉在地上,也要罰款;車輛停留服務區超時,還是要罰款。“現在卡車司機是社會地位低、受歧視的一個群體,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才能真正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他說。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