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互聯網科技的驅動下,網約車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也讓巡游出租車和網約車實現融合發展的問題變得更加迫切。據《南方日報》報道,去年11月起,廣東惠州部分出租車企業與滴滴出行合作,推動巡游出租車轉型升級,探索出了一套較成熟的出租車網約車融合發展模式。統計數據顯示,通過這種融合發展模式,惠州出租車司機的收入增加了約20%,也帶動了該行業服務的規范化。
在當前新舊業態共存的時代,融合發展早已成為熱詞,在出租車領域,傳統巡游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發展也是大勢所趨。2016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抓住實施“互聯網+”行動的有利時機,堅持問題導向,促進巡游出租汽車轉型升級,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推進兩種業態融合發展。但現實中,各地在這方面的探索并不充分,惠州的實踐可以說樹立了一個范本:滴滴平臺通過打造“出租車司機收入提升計劃”,報名參加該計劃并通過篩選的司機作為“優選出租車”,可以同時接出租車和快車兩種訂單。
從目前的效果看,這種模式形成了“一石三鳥”的多贏局面:對出租車司機而言,線下接單和線上接單兩不誤,空車率有效降低,收入增長了20%。對乘客而言,在不影響線下打車的前提下,線上車輛供應更加充足,出行效率更有保障。對出租車公司而言,加入滴滴平臺的出租車,引入了網約車行業通行的“服務分”評價體系,司機的服務與收入掛鉤,有助于解決過去對出租車服務“監管難”的問題。這種融合發展模式,有助于以較低成本實現出租車行業改革紅利最大化。
早在網約車誕生之時,就有業內專家認為,傳統巡游車應當借鑒網約車在信息交互、經營模式上的優勢,以與網約車融合發展作為改革的方向。一些地方探索設計新的出租車管理模式,但對網約車運營模式關注和借鑒不多,沒有考慮借助網約車的平臺和技術優勢,實現傳統巡游出租車優化改造,囿于種種觀念和管理上的掣肘,探索出租車和網約車融合改革的地方并不多見。現在,惠州模式的初步成功,為推進出租車網約車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啟示——只要開放觀念,最低成本的多贏改革路徑是存在的。
網約車在技術和模式上釋放出的創新紅利,理當不應止于網約車行業本身,而應該惠及整個出租車行業。這一點在相關頂層設計中是得到認可的。國務院辦公廳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傳統巡游出租車和網約車兩種業態融合發展,就是要求不能把兩種業態對立起來,也不能一邊發展網約車,一邊無視傳統巡游出租車的困境,更不能通過打壓網約車來“保護”傳統巡游出租車,而是要統籌兼顧、“取長補短”,助推兩種業態進行實質性融合發展。
很多時候,只有消除傳統的觀念阻力,才能打開改革的突破口。出租車行業改革要取得成功,重點就是要增強消費者的獲得感,合理化司機負擔,推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出租車網約車融合發展的惠州模式,形成了一種多方受益且不損害既有利益格局、不額外增加成本的“帕累托最優”效應,其成功經驗當為更多地方借鑒。
惠州模式以實際效果再次說明,網約車并非傳統巡游出租車的敵人,而是整個行業的一條“鯰魚”。只要善于解放思想、抓住機會、改善環境、依法監管,網約車就能為出租車行業植入更符合市場規律、更滿足市場需求的優良基因,反哺整個行業的優化升級和健康發展。出租車行業改革不能錯失這樣的契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