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北京土地市場迎來年后第一場土地拍賣,一宅一商兩宗地塊入市交易遇冷,其中一地塊以底價成交,另一地塊流拍。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網站信息顯示,2月28日北京門頭溝區、密云區內兩宗土地入市交易,兩宗土地均于2月9日掛牌入市,其中門頭溝區永定鎮拍賣的地塊為B4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業用地,密云區密云新城拍賣的地塊為R2二類居住用地,。
門頭溝區地塊的建設用地面積為18015.06平方米,起始價為6億元,掛牌競價期間僅有一次報價,最終被金融街融辰置業有限公司和北京市京西置地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體以底價6億元拿下。
密云區地塊經流拍后從國土資源網站上下架。此前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關于該地塊的出讓公告中顯示,該地塊土地面積5690.628平方米,建筑控制規模13658平方米,出讓起始價為8450萬元。另外規定中表明該宗土地為限價地,其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21215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22276元/平方米。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門頭溝區土地底價成交或與整個房地產行業平均資金情況持續緊張有關,出讓價格較高或是密云區限價地流拍的原因之一。
對于繼1月的3宗流標地后,2月北京土地市場上的又一流拍地塊與一底價成交地塊,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原因有四。第一,流拍現象主要因拿地的性價比不高,土地起拍價或地價高,致使房企拿地的盈利空間較小;第二,近期北京土地市場部分地塊屬性相對特殊,房企對其拿捏不準,尤其是共有產權等用地,因而多持觀望態度;第三,當下出現流拍土地的時期正好處于政府積極供地的階段,房企往往從約束拿地資金方面考慮,因而表現得謹慎、保守;最后,近期的土地底價成交和流拍很大程度說明,未來北京的供地將增加,房企愿意等待后續的優質拿地機會。
另外,“北京流拍的土地性質主要是住宅用地,這與地塊區位略顯偏遠、周邊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也有關。”宋清輝表示。
受春節因素影響,2月北京土地市場的整體交易情況不樂觀。
CRIC市場顧問的數據顯示,2月北京共成交7宗地塊,成交幅數環比下降53%,成交總價約161億,環比下降59.09%,成交建筑面積約8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8.14%,成交占地面積約61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3.48%。
但是,該現象也折射出土地市場回歸理性的趨勢不改,宋清輝認為。
對于2018年北京的土地市場,宋清輝分析說:“和其它城市不同,北京潛在的剛需購房者很多,因而今年北京土地市場將增加土地供應量是大概率事件,預計2018年北京土地市場的情況有望回暖。”
同樣,嚴躍進也預計后續的北京土地市場交易會回升,并且在大興區等或將有較為熱門的表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