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越發受到投資者重視。有30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一分”也未回報給投資者,這引起了市場詬病。事實上,根據第一財經統計,30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家財務狀況“不在線”,多年未分配利潤多為負值,并不具備現金分紅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國大手筆分紅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銀行等盈利能力較強的行業,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多數行業處于成長階段,并不具備穩定、持續的分紅能力,與此同時發行人和股東多不重視現金分紅,而對于現金分紅的監管政策缺乏系統性指導。
部分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在資本市場上“圈錢”不少,但卻是一分也未回饋,一直以來引起市場眾議。
先來看A股市場上究竟有多少家鐵公雞。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剔除2017年新上市的企業,當前有30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從未分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上市日期較早,有24家公司在1990年至2000年之間上市,有6家企業上市期在2000年至2010年之間。
在堅持不分紅的同時,它們從資本市場上多有融資,有的融資額度超過百億元。W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截至2018年2月19日,30家“鐵公雞”從資本市場借助IPO、增發、配股這3種形式共融資604.6億元。其中,融資總額超過100億元的有2家,分別是天海投資(6.490, 0.00, 0.00%)(600751.SH)、德展健康(7.980, 0.00, 0.00%)(000813.SZ),融資額分別為123億元和100億元,融資額度在10億元至100億元的有11家,融資總額度在10億元以下的有15家,中毅達(4.290, 0.00, 0.00%)(600610.SH)、*ST金宇(20.250, 0.00, 0.00%)(000803.SZ)未融資。
上市公司能夠分紅表明其當年業績良好,盈利能力較強。用于現金分紅的資金是其取得的凈利潤中的一部分,但從30家“鐵公雞”的未分配凈利潤來看,部分上市公司不具備現金分紅的條件。其中,未分配凈利潤常年為負值的占據了大多數。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近3年未分配凈利潤為負數的有20家,近5年未分配凈利潤為負數的有18家,這也意味著這些上市公司的歷年盈利狀況堪憂。
以國機通用(13.260, 0.00, 0.00%)(600444.SH)為例,該公司是國內首家專業生產新型塑料管材的上市公司,自2008年至2018年其未分配的凈利潤從-3500萬元到-2.4億元不等。自2004年上市以來至2017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有6年虧損,虧損總額為3.5億元,9年盈利,盈利總額為1.45億元,15年來累計歸母凈利潤虧損2億元。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其歷年盈利狀況更為堪憂,扣非后有8年虧損。
再以中毅達為例,自1992年上市以來,只有上市前5年未分配凈利潤為正值,自1998年至2017年前三季每年未分配凈利潤均為負值。再看其利潤表,盡管歸母凈利潤虧損的年份僅有7年,但虧損總額達7.5億元,盈利年份盈利總額為4.4億元。自上市以來總虧損3.1億元,扣非后總虧損達7.7億元。
市場人士指出,現金分紅是為了回報投資者,但并非所有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都適合現金分紅。有的上市公司在虧損狀態下堅持現金分紅,需要謹慎地區別對待。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表示,上市公司出現虧損依舊堅持現金分紅,值得市場冷靜考慮。分紅背后是否有功利性目的,譬如想進行資本運作、并購重組、想通過審批意圖在監管層面前形成良好形象,才進行現金分紅,這種分紅本身成本有限,一股僅分幾毛錢,利益集團卻獲得更多回報,這種現金分紅不是全心全意回報股東的表現,最終受損失的依舊是投資者,因此市場需要冷靜判斷。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