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建投證券”)回A股的進程正在提速。
1月30月晚間,中信建投證券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公司擬于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4億股,募資將用于增加增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推動境內外證券相關業務發展。
據了解,如果中信建投證券本次IPO成功,那么2016年營業收入排名前10大券商將齊聚A股市場。中信建投證券也將成為第11家A+H同時上市的券商。
總資產近2000億 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中信建投證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11月的中信建投有限公司,2011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9日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交易,每股發行價格為6.81港元。與其他在港上市的金融股長期處于破發狀態不同,中信建投證券交投活躍,截至2月1日收盤,每股報價7.21港元。
雖然中信建投證券成立僅12年,但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業績均已經進入國內券商行業前列。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信建投證券資產總計1950.01億元,在國內129家證券公司中排名第11。據了解,同期資產過千億的國內證券公司共19家,中信證券(20.720, 0.17, 0.83%)、海通證券(13.180, 0.12, 0.92%)、國泰君安(19.840, 0.29, 1.48%)位居前三,總資產均在4000億以上。不過,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在總資產排前15名的券商中,僅中信建投證券和銀河證券外的成立時間在2000年以后。
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份,中信建投證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5.87億元、190.11億元、132.59億元和51.25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3.98億元、86.52億元、53.13億元和18.86億元。單就2017上半年業績來說,中信建投證券的營業收入在全國129家證券公司中排名第10。
從成長能力來看,中信建投證券從2016年以來業績下滑明顯。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上半年,中信建投證券營業收入分別下滑了30.26%和24.88%;凈利潤分別下滑了38.59%和32.77%。對于公司業績變動的原因,中信建投證券解釋稱:“受證券市場周期性波動影響較大”。
三年職工薪酬115億 北京地區員工2016人均年薪72萬
收入排名靠前的中信建投證券,其員工的平均薪酬自然不會太落后。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中信建投證券的職工薪酬分別為25.23億元、47.43億元和42.82億元,合計金額115.48億元,而截至各期末在冊員工人數分別為6507人、8079人和9611人,以此計算,該公司員工平均年薪分別達到了38.77萬元、58.7萬元和44.45萬元。其中北京地區公司員工的平均薪酬分別為40.27萬元、57.98萬元和72.1萬元,遠高于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建投證券曾因投行部年終獎要發N個月收入的消息成為券商界“網紅”。據某微信公眾號爆料,2016年中信建投證券投行業務年終獎區間多數集中在85個月至250個月之間,按照中位數月薪4萬*150月計算,拿到600萬以上的不在少數。至于該爆料的真假中國網財經記者未能核實,但中信建投證券在給應屆生的offerletter上面通常會寫到:“公司將為你提供富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整體水平居于市場水平的75分位之上”,為此,中信建投證券在中國投行業界一直被調侃稱為“75司”。
不可否認,中信建投證券的投行業績也非常矚目。據了解,2016年和2017年1-6月份,中信建投證券擔任主承銷商的境內股權融資項目達88個,承銷金額合計1355.23億元,其中公司擔任主承銷商的IPO項目共27個,承銷金額265億元。另外,中信建投證券的儲備項目也十分豐富,來自證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信建投證券IPO在會審核項目44個,行業排名第二;股權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在會審核項目分別為25個和12個。
報告期內多次違法違規 部分“踩雷”新三板業務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中信建投證券報告期內曾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其中有12次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或監管措施。
據了解,在中信建投證券所受的這12次處罰中,有4次監管措施實施機構是全國股轉公司,原因分別為在輔導新三板公司中航新材編制并2013年年報時,部分信息不符合相關指引,未能盡職履行督導義務;作為速達科技的主辦券商,未能在信息披露事前審查中發現該公司對重組行為存在誤判,未能在明知公司交易行為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情況下督導公司規范相關程序;在提交伊斯佳科技申請掛牌文件中未充分對公開轉讓說明書的完整性進行核查;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過程中存在違規;
中信建投證券還在報告期內收到了多封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2015年1月23日,證監會決定對中信建投證券采取監管談話措施,原因是公司在擔任創智科技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的獨立財務顧問時,未能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履行獨立財務顧問職責,違反相關監管規定;2015年11月4日,證監會向中信建投證券發出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并責令公司暫停新開賬戶1個月,暫停期間公司不得新增經紀業務客戶。
另外,承擔了公司基金管理業務的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今年也被北京證監局采取了責令改正并暫停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備案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原因是旗下“宏利”系列資產管理計劃異常交易,不符合《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信建投證券報告期內所受的12項處罰中,有11項構成了證監會年度評價證券公司時監管扣分的不合格事項。
至于頻繁被罰是否會影響到公司的IPO進程,在新三板市場“寒冬”背景下公司對該業務是否有新的布局打算,中國網財經記者給中信建投發去了采訪函,截至發稿時未得到回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