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9 10:16 | 來源:未知 | 作者: 分級掌柜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比2015年燦爛的綻放,2017年的分級基金不免顯得有些落寞,但無論那年還是今日,它一直站在話題尖峰,只不過,那年萬人追捧,今日卻被非議。
對比2015年燦爛的綻放,2017年的分級基金不免顯得有些落寞,但無論那年還是今日,它一直站在話題尖峰,只不過,那年萬人追捧,今日卻被非議。工具未變,環境使然,輿論導向,令人唏噓。恰逢年末,小編只想向諸位客官還原一個真實的分級基金的2017。
分級基金2017之新規
2017年5月1日,分級新規正式實施,而新規的到來,可能是分級基金發展的一道分水嶺。
新規指出,今年5月1日后再進行分級A/B的買入、分級基金分拆等操作,需要事先開通分級基金交易權限。而開通交易權限則需要:
到券商營業廳面簽《分級基金風險揭示書》,并進行錄音錄像;
滿足最近20個交易日名下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于30萬元的條件。
兩大條件直接限制了很多客官的分級交易之路,于是我們看到:
1.分級B成交量大幅縮水。小編統計了全市場被動指數型分級B成交量占上證綜指成交量比重的走勢。從下圖可以看出,分級B成交量占比已經從今年年初的25%+下滑到了當下5%-10%的低位。
2.分級基金規模下滑。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場內分級基金總規模為1195億,而當下最新規模為676億(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規模下滑43%。
但值得客官們注意的是,在場內規模縮水嚴重的同時,場外規模走勢一直相當平穩,這或許意味著分級母基金對于市場依舊有吸引力。
圖:分級基金場內外規模走勢
但即便大幅縮量,分級基金規模依舊占據被動指數型基金總規模的29%,仍高于普通指數型基金和LOF基金。雖然有媒體認為“分級基金流動性驟降、零成交的極端情況頻現,其即將成為小眾品種”,但存量規模并不處于劣勢、此工具對于市場依舊具有吸引力的事實也不容忽視。
圖:全市場各類型指數及基金規模占比走勢
數據來源:申萬宏源(5.340, 0.04, 0.75%)研報
表:今年分級B漲幅TOP 7
雖然身陷輿論的囹圄,新規也令買盤被動降低,但是,這些都未能阻擋分級B的杠桿性和工具性發揮效用。
當然,客官們也需要注意的是,杠桿并非只在漲勢中有效,在跌勢中,依舊可能放大指數的虧損。比如:今年中證軍工指數(8715.968, 44.24, 0.51%)大跌19%,市場上數只軍工B的跌幅均在30%左右,因此客官們在投資分級B這類杠桿型品種時,依舊需要謹慎。
分級基金2017之上折伴著下折
正是因為這種極度分化的結構性行情,分級基金也出現了史上罕見的上折下折同框現象。
據統計,今年共有3只分級基金觸發上折,分別是建信央視財經50指數(7212.437, 40.03,0.56%)分級、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分級、國金上證50指數(2864.6482, 5.59, 0.20%)分級,均為今年最火板塊。
同時,今年共有6只基金觸發下折,其中還包括巨量分級基金鵬華中證國防。而當下,另一代表型分級基金招商券商仍懸而未決,距離下折僅剩2.32%。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隨著分級基金投資者的愈發理性和專業,今年屢現下折盈利現象。比如于5月11日觸發下折的互聯網B,僅3個交易日下折盈利就達到7.4%。
三件大事還原分級基金的2017,或許有些不全面,但小編以為,上文描述的還算真實和理性。沒有褒貶,沒有情感色彩,不管市場如何、環境如何,分級基金依舊是那個對市場具有吸引力的工具,這沒有改變。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