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財經》訊
常陽
近期股市開啟一輪下跌調整, 曾經的白馬藍籌股紛紛開啟了回調模式,讓身陷其中的機構回吐浮盈;對比而言,部分*ST股則開啟了連板跌停的模式。
例如,*ST眾和就是這樣一只命運悲慘的股票。從11月3日復牌算起,該股連續一字板跌停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6個,多日的無量跌停讓持股的機構和投資者無法出逃;直到11月29日,該股才放出一定的成交量,但股價較停牌前已經跌去了一半還多。
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總共有10家機構持有該股。 其中,平安大華量化靈活持有約4.21萬股,排在了十大重倉股的第七位。由于持股量不多,預期其在該股的浮虧并不多。
但更為悲催的是,從該基金的三季報來看,其在當季度實際上僅持有了三只股票,除去*ST眾和外,其還包括了*ST弘高和同方股份。統計顯示,這三只股票今年迄今在二級市場上均呈現股價下跌,無一“幸免”。
那么,這只量化基金的問題何在呢? 《號外財經》注意到,該基金成立于今年的1月23日,目前的規模僅僅約為0.20億;而現任的基金經理為劉俊廷,目前該基金的年化收益約為0.93%。
那么,劉俊廷何許人也呢?天天基金網的資料顯示,其于2011年至2014年曾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分析師,于2014年12月加入平安大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平安大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研究部行業研究員。現擔任“平安大華鼎泰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平安大華鼎越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正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平安大華近日還有多只基金公告要清盤。 具體說來,平安大華基金日前公告,旗下有3只基金將召開持有人大會表決清盤,平安大華添益債券型基金、平安大華惠澤純債、平安大華惠元純債分別成立于去年5月24日、7月14日、6月1日。其中平安大華惠澤純債首募規模2.37億元,3季度基金規模67.15億元;平安大華惠元純債首募2.81億元,三季報規模50.11億元。
綜上所述,這家當年保險系龍頭公司今年可以說是流年不利,目前已經被國壽安保所超越,希望2018年他們能強勢再崛起!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