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股的高位震蕩,正在考驗著基金經理的持股信心和投資邏輯。
市值越大確定性越高?
一段時間來,A股市場的行情演變為對大市值公司的追捧。基金重倉股貴州茅臺(618.990, -11.05, -1.75%)市值一度突破8000億元,海康威視(36.690, -0.81, -2.16%)、美的集團(51.970, -2.13, -3.94%)雖然都出現重要股東減持行為,但也難以阻止股價連續拉升。截至上周初,海康威視和美的集團的市值都站穩3500億元。此外,新興產業領域的大市值企業也進入主流資金的視野,科大訊飛(63.370, 0.13, 0.21%)、四維圖新(29.000, -1.09, -3.62%)、華大基因(198.540, -9.65, -4.64%)、海能達(20.200, -0.11, -0.54%)等公司股價表現強勢。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這些傳統行業和新興產業的大市值公司輪番表現的時候,絕大多數市值低于100億元的公司被市場遺忘了。數據顯示,目前67家千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中,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達到100%以上的有8家,漲幅在50%至100%的有18家,漲幅小于50%的有31家,而股價下跌的僅有10家。市值低于200億元的公司則是另一番景象。
“由于中小市值公司數量增多及騰訊、阿里股價的示范效應,我認為A股投資風格會逐步與港股、美股趨同。”大成基金的一位人士認為,港股和美股的一個特點是“越大越美”,A股市場前幾年恰恰相反,現正在糾偏,并回歸理性的邏輯。
大摩領先優勢基金經理徐達認為,不論是2013年開始的創業板牛市,還是2014年四季度開始的普漲行情,中小盤總體都是跑贏市場的。但是,2016年二季度以后,在估值方面,企業盈利的改善成為權益市場的主要支撐,市場風格就轉為偏白馬的價值成長。
博時產業新動力基金經理蔡濱認為,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估值方法是不同的,需要找到合適的估值方法,才能正確地給股票定價或判斷公司市值的上漲空間。對成長股或周期股來說,簡單的靜態PE并不是合適的估值方法。對于成長股,應該用“市值空間法”估算企業未來價值,指標因素包括行業規模、未來公司合理的市場份額、合理利潤率及企業成熟后的合理PE。
市場趨勢未變
前些時候,以“漂亮50”為代表的藍籌股出現不小的跌幅,連帶著整個市場也出現下跌。
“市場調整主要是受年末資金流向的影響。”徐達告訴記者,年末各路資金各有訴求,影響股價的非基本面因素會增多。但在目前的市場中,最佳策略是不盲從,靜心挖掘和布局明年高增長的公司。
對于當前A股市場藍籌股的調整會否帶來風格轉換的問題,受訪的多位公募基金經理均認為市場趨勢未變。
景順長城動力平衡基金經理劉蘇認為,A股市場的主基調不會發生變化,整個市場未來很長時間都將重視基本面和業績驅動。
“小盤股的春天目前還沒有看到,也不是主流資金愿意調倉布局的對象。”劉蘇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A股市場趨勢發生變化的跡象。TMT板塊雖然估值有所下降,但也不是很便宜,而家電等行業的估值已經相對較貴,這說明一些好的行業已經在股價中有所反映,接下來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變大了。
徐達認為,A股市場的風格不會因為這波調整出現大的改變,也不存在大規模調倉的需要。從整體看,目前藍籌股的估值仍處于合理水平。從外資的角度來看,在整個新興市場,中國貢獻了最多的超大體量的上市公司。比如,市值超過2000億元還能保持兩位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增長水平的企業。對于海外資金來講,這樣的資產是相對稀缺的。至于許多依靠外延驅動業績增長的公司則需要謹慎對待,這些公司的估值可能不是看上去的那么低,業績對賭到期和資產減值風險或許還沒完全釋放。
蔡濱也認為,目前應該繼續執行既定操作策略,A股市場風格不會輕易發生變化。他說,今年A股市場漲藍籌股、跌成長股的觀點屬于一種謬論。從市場指數看,代表成長的中小板指數今年以來漲幅超過20%。從行業指數看,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光伏、環保、半導體等行業有非常好的表現,真成長個股沒有缺席這場上漲盛宴,不少個股的股價屢創新高。
上述基金經理認為,要準確定義真成長概念,真成長股票不等于創業板或者小市值股票。蔡濱坦言,今年以來成長股表現一直不錯,尤其是偏TMT行業的制造業成長股。
顯然,價值成長的理念不會因為市場調整而變成另一番模樣。在一些基金經理看來,當下策略是首先根據價值成長的邏輯尋找新的投資標的,尤其是那些估值合理、成長有戲的確定性機會。
選牛股主抓產業趨勢與龍頭
安信優勢增長基金經理聶世林認為,大的策略上,堅信確定性較高的價值型企業還將獲得估值溢價。具體而言,與經濟總量增長相關度高的行業投資機會將越來越少,比如房地產及相關產業鏈。他看好結構性機會,比如新能源汽車、定制家居等。
劉蘇認為,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并未發生變化,因此將堅持既有策略。基于行業上的判斷,他看好業績趨勢向好且估值合理的金融、消費電子,以及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創新藥、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
蔡濱的觀點與劉蘇類似。他認為,股票市場的歷史不斷證明,那些符合、引領市場需求與產業發展趨勢的優秀龍頭公司,會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他看好受益于改革、代表經濟長期發展方向的行業,重點關注信息、光伏、新材料、保險、消費升級等領域的優質龍頭。
上述基金經理都看好消費電子領域,鵬華基金近期就展開了密集的調研。鵬華基金研究部基金經理韓焯林認為,四季度是各大手機廠商推出旗艦品種的旺季,消費電子產業鏈有望受到新機型備貨旺季拉動,零部件廠商將呈現持續高景氣,并持續到明年。另外,當前市場對蘋果手機銷量存在疑問,這反而帶來較好的買入點,擇機布局或可獲得超額收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