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9 04:1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號外財經》訊常州朗博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博科技))主營業務為汽車用橡膠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O型圈、軸封、
《號外財經》訊常州朗博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博科技”))主營業務為汽車用橡膠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O型圈、軸封、輪轂組件。本次朗博科技擬定登陸上交所,發行募集資金2.62億元于汽車動力系統和制動系統橡膠零部件生產、汽車用O型圈生產以及研發中心建設。
雖然朗博科技已通過發審委審核,但是《號外財經》在閱讀招股書后發現該公司仍存在諸多隱患。
盈利增長能力堪憂 或隱瞞內部銷售
朗博科技為典型家族企業,董事戚淦超系董事長、總經理戚建國之子,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范小鳳與戚建國系夫妻關系,董事王曙光系戚建國妹夫,監事會主席范小友系戚建國妻弟,基建科科長范小法系戚建國妻弟,原來材料開發部副部長范長法系戚建國妻弟,陣容強大可謂“全家”上陣。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朗博科技2014年-2016年及2017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46億元、1.55億元、1.64億元、9041.49萬元,營業收入逐年小幅增長。但朗博科技同期凈利潤為3505.28萬元、3432.05萬元、3024.88萬元、1683.19萬元。凈利潤連續三年下滑,難免讓人對朗博科技未來的盈利增長能力感到擔憂,這也一直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因此證監會要求該公司對這一情況作出合理解釋。
《號外財經》進一步研究該公司的招股書后發現,2015年、2016年朗博科技銷售費用為609.34萬元、608.21萬元,但2016年銷售收入較2015年增長了900萬元,在銷售收入增長的情況下公司的銷售費用不增反而略有下降。
此外,《號外財經》還發現朗博科技母公利潤表中的銷售費用與合并利潤表的銷售費用一致,如果公司沒有子公司,出現這一情況實屬正常,但朗博科技擁有一家正常經營的全資子公司。
據招股書顯示,2011年4月朗博科技前身朗博有限與常州金益股東戚建國和范小鳳(朗博科技實際控制人,二人為夫妻關系)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二人將其持有的常州金益 100%股權轉讓給朗博有限,轉讓價格為人民幣 222.54 萬元。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常州金益成為朗博有限的全資子公司。
既然擁有一家全資子公司,朗博科技招股書中仍出現母公利潤表與合并利潤表中的銷售費用一致的情況,這就有兩個可能。
第一,朗博科技全資子公司常州金益不存在實際經營情況。但根據招股書顯示在股權轉讓前常州金益并不從事具體的生產經營,營業收入來源于將其房屋出租給朗博有限作為生產場所取得的租金收入,股權轉讓完成后,常州金益成為全資子公司,公司生產經營用的土地和房產納入上市主體。這也就說明,常州金益營業收入不可能再為向發行人出租生產場所取得。同時,根據招股書顯示,常州金益主要經營范圍為密封制品制造,2016年末營業收入為144.00萬元,凈利潤為-97.54萬元。可見常州金益是存在實際生產銷售情況的。
144.00萬元的銷售收入未產生任何銷售費,未免不合情理,那么就存在第二種可能:常州金益與朗博科技存在內部銷售,常州金益產生的銷售費用被抵消。
這一點從朗博科技母公司銷售收入大于合并銷售收入也得到佐證,但《號外財經》在朗博科技招股書內未發現任何對內部銷售情況的介紹,朗博科技也沒有披露與常州金益之間的內部銷售關系。若真為第二種情況,內部銷售情況一直作為證監會關注重點,朗博科技或存在嚴重的信息披露不充分行為。
向關聯方借款周轉 大股東仍大肆分紅
根據招股書顯示,朗博科技在2013年10月30日-2015年11月26日曾向關聯方范長富拆借資金1000萬元,該資金由范長富委托中國銀行常州金壇支行轉貸給公司。該公司全資子公司常州金益因臨時資金周轉需要,2014年1月1日- 2016年4月30日期間向關聯方軒源投資拆借資金771.11萬元。
由上述情況來看,朗博科技曾在資金上吃緊。但是《號外財經》發現,朗博科技2014年-2016年流動資產為1.36億元、1.61億元、1.54億元,貨幣資金為1884.26萬元、4572.03萬元、2077.31萬元。同時,除了2014年有10000萬元的短期貸款外,報告期內其他期間短期與長期借款均為0。
更為重要的是該公司在向關聯方借款周轉期間存在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這一點也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朗博科技五期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為1000萬、1000萬、600萬、600萬、600萬元。而朗博科技購買理財產品的利率均低于公司向關聯方范長富拆借資金7.572%的利率,其借款合理性存在較大爭議。
另外,朗博科技在2012年存在控股股東占用公司稅收獎勵的情形。同時,在2015 年3月18日朗博科技前身朗博有限股東會決議,對當時的股東戚建國、范小鳳、戚淦超和君泰投資按其出資比例進行利潤分配,分配金額為6000.00 萬元。而在此期間,該公司仍處在向關聯方拆借資金周轉期間,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仍向大股東大肆分紅。
公積金制度埋隱患 未來產能消化引質疑
《號外財經》發現,朗博科技在2014年、2015年員工總數為460人、465人,但其未繳納住房公積金人數為459人、464人,僅一人繳納。雖然公司稱通過為需要的員工提供職工宿舍等方式解決員工住宿問題,但實質上這與是否繳納住房公積金并未有實質性關聯,只因住房公積金還未完全被列為強制繳納項目,一些企業利用各地方政府政策不同為理由不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從而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朗博科技雖然未因此受到行政處罰,但卻為公司未來增添了公積金補繳風險。
此外,《號外財經》注意到朗博科技不僅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凈利潤持續下滑,其應收賬款也逐年走高。
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應收賬款分別為6301.98萬元、6772.58萬元、6922.65萬元和7728.35萬元。同時,朗博科技在存貨周轉率明顯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情況下,2105年-2017年上半年存貨依舊持續走高,可見該公司面臨極大的經營壓力。
另一方面,朗博科技的毛利率明顯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這也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雖然朗博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公司處在技術難度較高的高端密封件行業,但是除了技術因素外,很多公司是因為該行業過于細分化且市場規模較小,不愿投入過多資源涉足,這才為朗博科技帶來發展機會。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朗博科技2016年上述三類產品的市場規模合計僅為3.76億元,由此可見其市場規模極為有限。而朗博科技2016年營業收入1.64億元,上述三類產品的銷售額合計為1.19億元,已經占市場容量的31.57%,未來提成空間也極為有限。這也大大制約了此次的募投項目投產后能帶來的營收增長,況且公司現階段還面臨著較大的存貨壓力,未來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成為大概率事件。
雖然,朗博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將會在汽車空調系統橡膠件領域以外的其他市場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對新領域的涉足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對朗博科技未來的發展我們將保持關注。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