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1 10:16 | 來源:未知 | 作者:蔣夢惟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樓市調控長效機制漸近。10月10日,國新辦舉行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成就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披露了我國樓市調控長效機制的籌備進展。“住房的基本屬性是消費,
寧吉喆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房地產行業持續發展。“近幾年,我國房地產市場呈現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分化現象明顯,一些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土地有限、人口和經濟集聚,并在一些非理性投資投機因素的作用下,房價漲得很快;而三四線城市,因為過去住宅建設得比較多,存在較大庫存。”寧吉喆表示,因此,針對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之間的分化形勢,對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只要漲得過快,政府都會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從需求和供給等方面采取措施。
“現在來看,房地產調控效果是好的,北京、上海提出共有產權住房以及一些租售并舉的政策,這些政策對需求方面和供給方面進行了合理調節。同時,三四線城市在房地產去庫存方面也采取了一些針對性政策,取得了明顯效果,比如在棚戶區改造中增加貨幣化的購買,推出針對中小戶型、中低價位的商品房政策。”寧吉喆介紹,去年末,我國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3.2%,其中住宅待售面積下降11%。而到今年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2%。“這就反映出全國一年多來,三四線城市和一些縣城去庫存進展較大。”
近年來,各級政府接連不斷地采取各種調控政策,限購、限貸政策不斷加碼,然而,業界始終秉承著一個相近的觀點:短期調控雖立竿見影,卻不足以根治樓市不理性問題。針對這一情況,4月18日,國務院就批轉國家發改委《關于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強調,要健全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同日,寧吉喆也表示,房地產區域性、結構性的矛盾給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部門正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保證房地產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將對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可能帶來的泡沫嚴加防范和調控,并堅持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政策。
“光有短期調控措施,會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漲’的怪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直言,各地政府應盡快研究出臺長效政策,尤其需要根據人口變化趨勢制訂和公布住宅土地供應計劃,及時供應所需的住宅用地,同時切實完善保障房、廉租房的配套和分配。
業界有觀點認為,我國房地產市場日新月異,市場情況難以預料,因此,為有效發揮平穩市場的作用,長效機制到底如何設計著實考驗著決策者們對于市場的把控和判斷能力。今年5月,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曾在演講時表示,長效機制將包括土地調控、法律約束、稅收調節、租賃市場等制度設計,明顯區別于限售限購限貸等 “短期”措施。比如,在土地調控方面,黃奇帆就提出了控制土地供應總量、控制用地結構比例、控制拍賣土地價格的措施,“一個城市的土地供應總量一般可按人均100平方米來控制,這應該成為一個法制化原則,而這100平方米中,應該有55平方米用于交通、市政、綠地等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文化等公共設施,這是城市環境塑造的基本需要,而對工業用地,應該控制在20平方米以內,做到每平方公里實現100億元產值”。此外,黃奇帆還提出,樓面地價不要超過當期房價的1/3。如果一地塊周邊當期房價1萬元/平方米,地價拍到3300元/平方米就要適可而止,否則就會人為推高房價。
而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也表達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長效機制的內容應該包括如何完善住房制度、調控機制、財稅制度以及住宅產業化等問題。“長效機制要對現有的財稅體制、土地政策、金融體制都有所改革。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將會從根本上為我國房地產市場建立更平穩健康的發展環境。”還有專家表示,不論是已出臺的還是正在制定的、剛剛啟動甚至還未啟動的政策,如果要被納入到長效機制中,就必須隨著市場變化而不斷變化、完善,尤其是對市場影響比較大的、比較核心的土地供應等制度。
我國籌建樓市長效機制節點
2017年2月
住建部前部長陳政高公開表示,當前已經具備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條件。
2017年3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
2017年4月
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關于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2017年5月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在公開演講時表示,長效機制將包括土地調控、法律約束、稅收調節等。
2017年10月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透露,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會繼續發揮效果,還將逐步建立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