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9 07:38 | 來源:未知 | 作者:宋記霞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2014-2016年,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2372%、2147%和2364%。顯然,精研科技的毛利率遠高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甚至高出一倍之多
《號外財經》訊
宋記霞
江蘇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研科技”,股票代碼:300709)今日申購,,總發行數量,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2200萬股,發行價格38.7元,擬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投資以下三個項目:擴建高密度 MIM 產品生產基地項目、新建研發中心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營運資金。
《號外財經》研究發現,在MIM技術已逐步實現產業化,并且市場競爭劇烈的情況下,精研科技的毛利率水平雖然出現較大波動,但是仍然遠高于同行一倍之多,盈利能力強還是利潤虛高?此外,精研科技外協加工占比較高,導致其經營存在一定風險。
毛利率畸高有蹊蹺 涉嫌虛增利潤
公開資料顯示,精研科技主要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筆記本及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領域和汽車領域大批量提供高復雜度、高精度、高強度、外觀精美的定制化 MIM 核心零部件產品,產品涵蓋了諸如手機卡托、攝像頭裝飾圈、按鍵、穿戴設備表殼、表扣、筆記本散熱風扇、汽車零部件等多個細分門類。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4-2017年6月,精研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10億、4.54億、7.09億、4.15億,分別實現凈利潤3260萬、1.20億、1.62億、7674萬。從經營數據上看,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均呈現大幅增長,經營業績良好。
毛利率是企業經營獲利的基礎,高毛利率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獲利空間,因此毛利率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對于IPO企業來說,毛利率顯得尤為重要。《號外財經》根據招股書發現,2014年年度至2017年6月份的報告期,精研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6.33%、52.37%、46.42%和 41.12%,毛利率較高且大幅波動。
據了解,2014-2016年,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23.72%、21.47%和23.64%。顯然,精研科技的毛利率遠高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甚至高出一倍之多。
根據招股書披露,精研科技的核心技術MIM 工藝到 20 世紀 90 年代初,已逐步實現產業化。同時,預計到 2018 年我國 MIM 市場規模將突破 70 億元。此外,大量的企業涌入行業競爭,也正因如此,精研科技的毛利率才出現了大幅波動。
雖然波動幅度較大,但仍然遠高于同行,精研科技有何過人之處,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毛利率呢?對此,精研科技僅以“工藝技術及產品類別差異、應用領域差異、客戶結構及定價水平差異、規模差異四個方面造成的”含糊了事。
外協加工占比較高 經營潛在風險
《號外財經》研究其招股書發現,精研科技主要產品需實施的關鍵工序主要包括喂料制作、注射、脫脂、燒結及燒結工序后的產品整形、金屬加工及表面處理等后制程工序,而喂料制作、注射、脫脂、燒結等工藝環節是公司的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即為該公司 MIM 技術的具體應用環節。
報告期內,精研科技主要集中于 MIM 核心工藝環節的產能擴大、技術更新及產品研發,將非核心工序的實施委托外協供應商完成。并因臨時性產能不足,部分小批量產成品的全制程生產過程也委托外協加工,同時存在向部分外協供應商實施材料采購的情形。
根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年度精研科技向外協供應商采購金額占公司采購總額的比重相對較高,外協加工費成本為該公司產品營業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2014-2016年,外協交易總額占該公司采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 69.22%、56.74%和 67.82%,外協加工費成本占各期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 44.26%、30.14%和 43.46%,占比相對較高。
除了加重成本壓力之外,隨著外協加工規模的不斷擴大,外協費用的支出也加大了精研科技的負債壓力。根據招股書披露信息,報告期內,該公司合并口徑資產負債率50%左右,主要由流動負債構成,其中應付賬款占比最大,而這主要因為外協加工費的不斷上升。
精研科技披露,為最大程度上建立核心技術的競爭門檻,該公司形成“自主完成核心工序,外協加工輔助工序”的生產安排。但隨著公司業務的逐年擴大,外協加工服務需求也會不斷增加,如果未來外協供應商出現經營危機,或是不能滿足公司需求,將會直接影響公司的業績穩定,對公司的持續發展增加不確定性。
此外,《號外財經》發現,精研科技的外協加工涉及少量核心技術工序的加工業務,雖然該公司對外協供應商實施了相應的保密措施,但是一旦出現技術泄露,將會直接影響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精研科技此次IPO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擴大產能,但從產能利用率來看,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基本維持在90%以下,產能利用率較低,另外,根據公司目前經營狀況,新增的產能能否完全消化還要打一個問號。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