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 10:38 | 來源:未知 | 作者:方王洋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北京鏈家、我愛我家、麥田三家多年市場成交份額穩定的二手房市場里,愛屋吉屋的成交份額曾在進入北京市場半年時間就做到了北京市場成交第四的份額。然而在當下的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上
拓展房源失利 互聯網中介“沒落”
從互聯網公司進入二手房交易和租賃市場的短短三年時間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在目前的北京二手房交易市場上,鏈家、我愛我家、麥田三家依舊穩居成交套數前三,曾經在一段時間殺入前五名的愛屋吉屋和房天下已經落至成交榜前十名的末尾。憑借融資招兵買馬、大筆投資,曾表示將顛覆傳統中介的互聯網二手中介,錯在哪里?
砸錢之后,資源才是核心
曾經的愛屋吉屋在創立不到18個月的時間里,估值即超過60億人民幣,融資金額達3.5億美元,成為史上估值增長和間隔最短融資金額雙料冠軍。
從上海的租賃業務開始,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里,愛屋吉屋便將戰場發展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的二手房買賣市場。
在北京鏈家、我愛我家、麥田三家多年市場成交份額穩定的二手房市場里,愛屋吉屋的成交份額曾在進入北京市場半年時間就做到了北京市場成交第四的份額。然而在當下的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上,愛屋吉屋的7月成交套數僅有35套,第三名麥田房產的成交量是其15倍,而鏈家成交量則是其近10倍。
從大舉進攻到現在的兩年多時間,大舉互聯網旗號的互聯網中介公司究竟錯過了什么?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介紹,存量房市場的潛力是毋庸置疑的。當資本在尋求機會時,考慮到當時傳統行業存在的房源、經紀人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明顯更青睞于能夠對行業有所改造的互聯網中介公司。而正是借助風投資金,以愛屋吉屋為代表的互聯網中介才敢于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傭金價格殺入市場。與此同時,通過廣告“轟炸”,在2015年市場火熱時,其收獲了一定程度上的成交。
然而該人士介紹,租房和二手房買賣是兩套邏輯。在二手房買賣市場,互聯網固然能夠達到買賣雙方信息更高的匹配,但房源的多寡成為驅動中介公司發展的核心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成熟的線下服務鏈條也是房產這類低頻交易中客戶更為看重的。只有在線下不斷挖掘真實有效房源,并通過經紀人的專業服務,才能將海量的房源和客源轉化為持續的成交。對互聯網中介來說,拓展房源從一開始就是其硬傷。
互聯網不是萬能神藥
雖然愛屋吉屋創始人在最初曾強調,“我們不是互聯網中介,是互聯網房產平臺”,但面對線下挖掘房源、提供流程服務等一系列硬性需求,愛屋吉屋在2016年開始逐步鋪開線下門店。但由于其對重資產操作模式并不熟悉,因此當時這一動作也被業內所質疑。包括房天下同樣也開始了二手門店的經營,但由于經營方面的問題,目前已經轉為加盟模式。而曾經自深圳起家的Q房網,在全國范圍開設門店后,在今年初也已經被行業外公司收購。
互聯網是改良行業的工具,這點或許已成為業內共識。在互聯網中介大舉進軍的這幾年來,包括鏈家、我愛我家等在內的傳統中介也拿起互聯網的工具。但在武裝和對戰的過程中,并非所有植入互聯網基因的產品都擁有競爭力。
在愛屋吉屋進軍北京市場時,鏈家也曾推出了丁丁租房這一產品,但在業務整合過程中,該業務已經不再作為單獨的業務分支而重回鏈家。
在巴曙松的《新中介的崛起與房地產價值鏈的重構》書中,他指出,雖然2016年互聯網中介的進入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改變,但其更多是依靠低傭金策略來針對客源的獲取渠道進行改造,而在交易流程方面貢獻不大,基本延續了傳統中介線下業務操作的模式。未來交易流程改造的核心是能夠通過建立大數據和進行數據分析推動線上升級,具體通過標準化、建立大數據、數據優化改善,形成閉環優化管理,提升交易效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