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7 09:39 | 來源:未知 | 作者:吳黎華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25日,創業板指報收168809點,漲幅為010%。據媒體測算,中國創業板指數基于已公布業績的市盈率目前為362倍,略高于納斯達克綜指的343倍,
7月25日,創業板指報收1688.09點,漲幅為0.10%。據媒體測算,中國創業板指數基于已公布業績的市盈率目前為36.2倍,略高于納斯達克綜指的34.3倍,兩者之差是中國創業板指數2010年啟動以來的最低水平。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A股市場上證綜指、滬深300、上證50和創業板指呈現極度分化的走勢。其中,上證綜指累計上漲4.51%,滬深300累計上漲12.37%,上證50累計上漲15.57%,同期,創業板指則累計下跌13.96%。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6月12日當周,創業板平均市盈率(整體法,下同)曾最高達到150.88,自那時以來,整個板塊的估值水平腰斬再腰斬,截至目前,其市盈率已經下跌至47.61倍,足足下跌了68%。
成長性下滑已成為創業板的“死穴”。截至目前,創業板中報業績預告披露完畢。上海證券研究顯示,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創業板業績增速連續五個季度下滑,2017年中報凈利潤平均同比增速 7.30%,其中第一季度業績增速10.75%,第二季度業績增速5.06%;剔除溫氏股份后的創業板中報業績增速25.65%,其中第一季度業績增速26.26%,第二季度業績增速25.27%。剔除溫氏股份和一年內發生過重大資產重組的60家創業板公司后,創業板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速從25.65%下滑到20.74%,而59家在過去一年內發生過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司中報凈利潤達到78.29%。
據悉,創業板過去的業績增長,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外延式并購所帶來的業績并表上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創業板累計并購金額6263億元,占2016年末創業板總資產的37%。2016年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2017年以來,創業板的并購重組活動數量和規模急劇下降。
創業板過去數年頻頻發生的并購行為,其帶來的商譽減值風險正在顯現。國金證券認為,A股并購重組高潮是在2015年,通常并購標的的業績承諾期限為三年,即到2018年,將有大量的業績承諾到期,屆時沒有了業績承諾的約束,相關標的資產業績存在大幅下滑的可能,對上市公司的利潤貢獻會相應減少。截至2017年一季度,創業板所有公司商譽共2110億元,將溫氏股份剔除后,商譽占創業板公司凈資產比例高達19%。高溢價并購帶來結果之一是,一旦標的業績不達承諾,商譽減值會嚴重影響到公司的盈利情況,巨額的商譽成為懸在創業板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作為機構投資者的公募基金,過去半年來正在大規模逃離創業板。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公募基金共持有571只創業板個股,持倉市值總計為2610億元。但截至2017年上半年,創業板則共計有342只個股為公募基金所持有,持倉市值僅為1057億元。
(原文題為《創業板估值兩年跌去近七成 2110億商譽減值風險高懸,公募基金今年大規模逃離》)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