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7 11:2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大戶老郭(化名)日前遭遇了未曾預想到的困境:他所參與定增的股票將在2018年解禁,現在已經巨虧,其中帶杠桿的本金已經虧完,但根據減持
2014年以來,由于成長股行情火爆,部分中小市值個股估值高企,一、二級市場套利行為猛增,曾有私募大佬形容當時的盛況為“一級請客,二級埋單”,老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參與到定增市場中的。
“我當時的思路是,參與定增相當于打折買股票,外加定增解禁之后,大股東會配合講故事,基本是穩賺不賠。”老郭坦陳,當時真是削尖了腦袋,動用各種關系,才拿到了定增份額。“我是做實業出身的,深知實業賺錢的艱辛和不易,面對定增這種穩賺不賠的機會,我決定做一把大的,不僅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還動用了1:2的杠桿配資。”
過往三年定增市場火暴,定增規模高達3.5萬億元。長城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定增實際募集資金規模分別為6942.03億元、13723.1億元、15174.11億元,大幅超過同期IPO募集資金規模。參與定增時,外部機構一般鎖定12個月,大股東及戰略投資者一般需要鎖定36個月,2014至2016年迅速增長的定增市場將集中在2017至2018年解禁。
但隨著中小市值個股不斷擠泡沫,老郭“穩賺不賠”的美夢變成了一場不敢醒來的噩夢。老郭參與定增的個股深度下跌,按照現價來算,老郭參與定增的本金相當于已經虧完。
“帶杠桿的本金已經虧完,后面解禁還不能全部賣出,兩年后才能清空,還要每年支付10%的配資利息和管理費,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老郭苦不堪言。
上證報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全年將有903家(次)上市公司定增股份解禁,解禁規模約為2萬億市值,其中有107家(次)即將解禁個股的現價低于定增價20%,定增倒掛風險整體可控。但像老郭這樣受傷的定增大戶不在少數,定增市場未來考驗的不只是投資人的資金實力,更是投資人的定價能力。像老郭這樣滿倉加杠桿的大戶,如果踏中某只定增倒掛超過30%的股票,就意味著一切歸零。
面對一、二級市場套利的誘惑,既有老郭這樣全倉押注的激進者,也有精打細算早就規劃好退路的清醒者。梁總是資本市場的老江湖,2016年中期也參與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定增,但在行動之初就做好了沙盤演練。“參與定增的資金盡管也有杠桿,但參與定增的總盤子僅占到我全部資金的一成不到,我當時測算,如果大盤下跌到極限位置2500點,這只個股下跌超過30%,我大不了就不要這只股票了。全部押注再上杠桿的投資者,如果遭遇市場下跌,可能會萬劫不復。”梁總說。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