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2 09:16 | 來源:未知 | 作者:王誠誠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5月以來,大類資產輪番調整,上證綜指險守3000點,長債收益率也創下去年調整以來的最高值。而從各類基金表現看,近期收益率全線告負,
5月以來,大類資產輪番調整,上證綜指險守3000點,長債收益率也創下去年調整以來的最高值。而從各類基金表現看,近期收益率全線告負,可轉債基金更是在股債“雙殺”背景下遭遇兩面夾擊,業績表現在大類資產中墊底。
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基礎市場表現低迷,可轉債基金業績欠佳與目前可轉債市場投資標的稀缺、市場擴容將至有關。隨著下半年可轉債大批量上市以及可轉債繼續壓縮估值,可轉債債底保護逐漸增強,左側布局的時機也逐步到來。
可轉債基金表現墊底
“進可攻、退可守”,這是可轉債基金產品最常用的標簽。由于該產品投資標的具有股債雙重屬性,往往能夠在獲取債券保底收益的基礎上,憑借嵌入期權,獲取股票市場上漲的機會。
然而,今年5月以來,股債市場輪番調整,可轉債基金也步入了“進亦憂、退亦憂”的窘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全市場32只可轉債基金(A、B份額分開計算)今年平均虧損4.38%,遠超股票基金平均1.7%左右的跌幅。此外,個別可轉債基金年內凈值下跌逾7%,超過三分之一的基金虧損逾5%。
“股債市場兩方面的估值都在壓縮,另外可轉債市場即將擴容,所以這輪市場調整對可轉債沖擊很大。”滬上某基金經理分析指出,對可轉債來說,在大類資產中跟股市的同步性較高,導致其波動風險較大,且此前估值溢價相對較高,債底保護性不強,導致其表現墊底。
此外,從中期來看,可轉債供給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目前排隊發行可轉債的公司數量已經超過40 家,未來將按照何種節奏供給始終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短期抄底時機未至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過近期連續調整后,可轉債估值水平出現了大幅度壓縮。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收盤,兩市18只正常交易的可轉債純債溢價率分布在8.97%至45.34%之間,其中有9只低于20%。同時,轉股溢價率低于30%的個券有12只,低于20%的個券達到9只,轉股溢價率最低的廣汽轉債僅為-0.08%。相比歷史平均水平,當前轉債估值正進入較低區間。
“估值已壓縮得差不多了,但短期出手時機尚未到來。”滬上某基金經理坦言,與股市不同,可轉債是下有底的資產,這意味著如果在下跌過程中可轉債已經處于相對低位,其下行的風險會降低。但目前市場擴容尚未完成,短期抄底時機未至。
也有基金經理指出,目前不是債市調整的初期,但中期持續多久也很難說,尤其是當前金融監管持續,市場的調整可能仍會持續較長時間。
興業證券則認為,隨著市場逐步擴容、可轉債估值的進一步壓縮,左側布局的時機也逐漸到來。比如2013 年后期,可轉債下跌的幅度相比2008年和2011年均更大。即使不能跟著債市率先反彈,也可以進行左側布局,因為相比股市而言,在這樣的時間布局可轉債,其回撤風險是相對可控的。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