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昨日大跌后,滬指今日暫時止跌企穩,全天都圍繞昨收盤點位窄幅震蕩,最終小幅收漲0.16%結束一天交易。兩市成交量再度萎縮,合計成交不足4000億元,行業板塊漲多跌少。
截至收盤,滬指上漲0.16%,報收3134點;深成指上漲0.73%,報收10165點;創業板上漲0.5%,報收1818點。
盤面上,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大牛股貴州茅臺今日大漲近5%,盤中最高漲至420.17元,險些再創歷史新高。連續調整多日的雄安新區概念股今日也是紛紛止跌反彈,廊坊發展、青龍管業、冀東裝備強勢漲停。
消息面上,今日人社部召開一季度新聞發布會談到,截至3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廣西、云南、陜西等7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是3600億元,其中的137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其他資金將按合同約定分年、分批到位。
周一中國金融市場迎來“黑色星期一”,股票、債券、商品市場齊跌,呈現三殺的格局,有市場觀點把這種頹勢歸因為金融監管收緊,去杠桿加速推進所致。但綜合機構觀點看,委外贖回對于股市影響實質上有限,市場反應有點過度了。
分析師們指出,即使短期內出現跌深反彈,仍需保持警惕不可冒進,結構上立足基本面逢低布局。
國金證券李立峰團隊表示,短期來看,投資者抱團消費源自行業比較優勢。但中期來看,消費股會出現較大風險。
海通證券荀玉根團隊指出戰略樂觀,戰術相持。跟蹤政策,短期宜靜不宜動,結構偏重消費升級等一線股和一帶一路主題,下半年看好金融。
廣發證券亦指出,前期強調關注“一帶一路”的產業及區域輻射方向,主推設施互通(國際工程承包、大基建、能源、通信等)、貿易互通(高鐵、集裝箱及油氣裝備等)及區域主線(新疆、陜西、福建)。未來重點關注能夠在全球競爭中具備比較優勢、抵御風險能力更強的細分領域受益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以國際綜合工程為代表的大基建龍頭(葛洲壩、中國電建、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以高鐵為代表的裝備龍頭(中國中車)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