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審節奏加快,從過會到拿批文只用了4天
3月剛剛過半,今年一季度已經有111家企業在A股上市,創A股歷史上一季度IPO企業數量的最高值。
發審節奏不斷加快,讓擬IPO企業及相關中介機構的熱情高漲。3月17日,證監會核發今年第9批發行批文,共10家公司拿到批文。
“過會之后,還有封卷等事宜。以前過會到拿批文,順利的話也要1個月時間。現在4天就拿到批文了,簡直不敢想象。”滬上一位從事IPO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告訴《金證券》記者。比如在第8批拿批文企業中,寧波美諾華藥業和江蘇龍蟠科技3月6日過會,3月10日便拿到發行批文,只隔了4天。
發行節奏“淡季不淡”
根據以往經驗,一季度由于補充年報、春節長假、等待IPO發行政策等原因,新股上市速度會放緩。而2017年一季度新股發行的整體節奏,卻呈現“淡季不淡”的特征。
從核發批文來看,截至目前,證監會一季度共核發了9批次批文。除了春節長假期間有兩周沒有核發批文外,基本每周核發一批次,每批次8至14家。
值得一提的是,核發批文的速度正在加快。拿到批文的企業中,有的從過會到拿批文,僅僅相隔4天。
如果以登陸A股的上市日期為標準,截至3月17日,今年已有111家企業成功IPO,占去年成功發行IPO數量的四成左右。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2016年下半年以來,IPO一直呈加速狀態。2016年四季度單個季度上市101只新股。如今3月剛剛過半,新股上市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四季度,創一季度新股上市歷史新高。
不過,一季度募資額并不高。從新股募資情況來看,今年第一季度,上市新股總募資達500億元左右。而此前一季度上市高峰的2011年一季度,雖然僅上市89只新股,但總募資額在1000億元級別。
投行奮戰IPO大年
證監會公布的最新企業排隊表顯示,截至2017年3月9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65家,其中,已過會37家,未過會628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590家,中止審查企業38家。IPO“堰塞湖”仍然存在。
3月7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回答“IPO會一直保持目前的節奏”時表示,“你猜的差不多”。官方的表態,讓投行業內振奮不已。
“按照目前的發行速度,只要市場平穩,今年上市400家不成問題。”有投行保代向《金證券》記者透露,其供職的投行部門,已經開會表示,今年主要發力IPO業務,收縮新三板及債券發行業務。
該保代直言:“我們會對后備企業做梳理,資質好的直接推薦IPO,資質不好的就勸再等等。”在他看來,目前新三板融資、轉板功能都不夠吸引力。“現在上新三板,相當于雞肋。如果企業盈利能力不是特別好,不如不上,還能省下每年30-40萬的審計費和律師費。”
排隊企業被催交財報
IPO全線提速,不僅是拿批文的等待時間縮短,上會的效率也在變快。
《金證券》記者梳理發現,3月6日更新財報的江蘇正丹化學等3家企業,被安排在3月13日上會;3月14日更新財報的上海透景科技等企業,預定于20日上發審會。
公開信息顯示,新股發行財報審計有效期六個月,如發行可延長一個月。一般來說,12月31日,3月31日,6月30日和9月30日四個時間點,都可以更新財報。而2016年9月30日的審計報告,在今年一季度都是有效的。
華南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今年證監會催著企業交2016年財報,“早交年報,早出反饋意見,早上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