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10:4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牌照經紀中介,一種新的灰色“金融”職業,或者說一條新的產業鏈,正在悄然成型。
牌照經紀中介,一種新的灰色“金融”職業,或者說一條新的產業鏈,正在悄然成型。
牌照買賣并非鮮事,賣方本人通過社交網絡、微信群等方式,散布可出售牌照的信息經常可見。監管對部分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的收緊、殼/牌照資源需求走俏、市場信息極其不對稱性,三重因素疊加催生了一批專業從事牌照撮合交易的掮客。
而他們中很多人,似乎更樂意叫自己“經紀商”、“服務商”。
一個正在發生的勢頭是,牌照掮客業務正從地下轉到地上——僅券商中國記者知道的,就有“中國金融牌照網”、“金融牌照網”、“中國金融牌照信息港”這類披著類官方外衣、實則為民營網站的半公開交易場所存在。
半公開的牌照撮合市場
牌照買賣早已不僅僅止步于微信定向詢問 “你要買XX牌照嗎,我有”的地下場景了。目前記者可以查詢到的,就已經有“中國金融牌照網”、“金融牌照網”、“中國金融牌照信息港”三家公開撮合金融牌照的交易場所。
最神奇的是,居然自發形成了“中國金融牌照服務中心”、“中國金融牌照協會”這些聽起來很牛逼的組織。關鍵是這些網站,你很難用“專業”來形容,因為居然把小貸、典當這種金融辦監管的類金融形態歸為金融牌照。
記者咨詢上述網站工作人員,對方首先必問記者的問題,一定是記者的身份屬于“直接買方”還是“中介”;如果記者表明身份為 “直接買方”,工作人員會在確認記者的購牌意向之后,要求必須出示營業執照與若干財務證明。只有經過平臺確認買方貿易背景與資金實力真實有效后,才會開出牌照的價格。
一個頗有意思的細節是,當記者向金融牌照網的相關工作人咨詢支付牌照購買事宜時,他一開始直接回絕稱“該平臺目前沒有支付牌照在手”,記者繼續以直接買方身份闡明自己“十分有誠意”后,他才提出必須先讓記者提供營業執照,才可以“帶你直接去見賣方”。
顯然,這個市場依舊不透明。
上述平臺交易平臺的功能設置均包括發布出售牌照信息(賣方)、和發布求購牌照信息(買房)。其中,賣方需要填的出售股權信息較多,包括牌照類型、經營區域、轉股比例、公司注冊資金、轉讓意向價格、過戶費由買方還是賣方支付、公司股權結構、金融業務范圍等。而這些信息,賣方同樣均可以設置為“不公開”。
“這是個離不開私下操作的市場,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憑一個網站發布信息就完成。你注冊填完信息以后,真正的交易其實是在線下發生的,這就是一個賣方市場,賣方在見到買方的那一刻,交易都可能還是會被取消。因為牌照的價格時時變,賣方有可能當場還會加價。而這些網站運營方,其實就是牌照掮客,他們起的作用至關重要。要保證交易信息此前不走漏風聲,至少不能被同行‘截胡’。”一名熟悉牌照經紀業務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被趨緊的牌照、井噴的需求共同催生的市場。以前他們公司就有牌照代辦的服務,而從去年開始,撮合交易漸漸稱了主營業務。記者拿到的某牌照經紀商的合同顯示,中介獲得的“居間費用及報酬”標準為:“標的公司100%股權交易總價減去X億元的價差,該部分價差全部歸乙方(中介)所有。甲方(買方)確保本條款約定的居間費用和報酬的標準不因任何因素而改變”。
“我知道一些剛大學畢業的小孩,什么都不懂就去做這個,運氣好的、搞到了難搞到的牌照的,一筆能賺百萬,這還是公司提了大頭的。”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支付和私募牌照,水漲船高
“中介肯定都是漫天要價。其他牌照我不知道,我們行業的行規是,私募(基金銷售)牌照價格=管理規模*0.2+100萬。那你算算,市場上很多小公司,它管理規模也就1、2個億元,所以其實兩千多萬就差不多了。這個牌照的價格,是取決于管理公司的規模和質量的。當然,我現在看到一些媒體的報道,中介喊出了5000萬,我都覺得我們是不是太實誠了。”一位私募公司高管告訴記者。
私募基金牌照主要兩個,基金支付牌照和基金銷售牌照。目前關于牌照具體的成交實例太少,記者未能準確判斷最后的成交價。但是不少行業人士展示的中介問詢信息顯示,兩項資格共同報出3000-5000萬不在少數。
背后的原因當然是牌照的發放收緊: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發給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的公募基金銷售牌照達到107張。其中,去年前三季度才發放了29張。
同樣因為資源緊縮而價格走俏的是第三方支付牌照。目前我國共有267張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央行對這個領域的監管在趨嚴。 在前三批支付牌照都延期續牌后,央行6月份才會公布第四批支付機構的續展結果。
就在去年上半年,一張經營范圍為全國,業務范圍囊括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的“全牌照”,裸牌(不含備付金)賣到3億元。而現在,在記者的朋友圈中,一張不含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三大支付業務牌照,賣到了7.5億元。去除里面的1億元備付金,實際裸牌價格到了6.5億元。
洛陽紙貴。
(來源:券商中國)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