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組后的順豐控股(002352.SZ)連續漲停,背后頻現深股通身影,這也讓市場不禁對深港通又多了一分關注。
自2016年12月5日開通以來,深港通至今運行剛好滿一個季度,而從目前各項數據指標看,總體呈現“穩中有進”態勢,無論是北上的深股通,還是南下的港股通(深),成交活躍度均有提升。不過,“北熱南冷”局面依然持續,深股通更青睞于A股市場的行業龍頭,活躍股較為集中。
交易活躍度提升
進入3月份以來,深港通交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升溫跡象,深股通成交持續放大,港股通(深)的交投也在穩步增長。3月6日,深股通買賣成交額為23.8億元,為深港通推出以來的“第五高”,此前的3月2日、3月3日,深股通買賣成交金額也均為歷史高點。港股通(深)方面,盡管沒有深股通表現得那么搶眼,但近三個交易日的成交情況也處于歷史活躍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滬港通數據,雖然從成交量上深港通仍弱于前者,單就北上資金而言,以深港通開通以來統計,深股通的成交金額尚不到同期滬股通成交規模的1/3,但深股通獲得凈買入的金額卻是同期滬股通凈買入規模的8倍多。
3月6日,一位上海大型券商的投顧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北上資金持續凈買入深股通,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成長型公司的看好。“深港通因去年12月份才推出,參與機構等都需要時間更新合同,交投的放大需要一個過程,不過從近段時間的表現看,顯然,已有機構完成了參與深港通的流程,逐漸開始入市。當然,也不排除有內地機構借深股通買入A股,但這不是主流”,某上市券商資管總經理表示。在他看來,若是A股市場后市有所回暖,同時香港證監會放寬專業投資者門檻,那么,深港通的交易活躍度還有望進一步提升。
據悉,今年3月1日,香港證監會提議將擴大機構專業投資者的類型、降低個人專業投資者門檻等。這可能意味著未來被允許通過深股通買賣深市創業板的投資者將增加。
價值依然為王
2016年以來,恒生指數表現明顯強于滬深300,而進入2017年,前者更是遙遙領先,強過全球主要市場,遂吸引了更多的內地資金。不過由于QDII額度限制問題,滬、深兩市港股通就成為了主要通道。
對此,深港通鵬華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聶毅翔指出,今年以來港股表現搶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內地資金對香港市場的影響由量變產生了質變,特別是取消額度限制之后。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QDII基金經理3月6日指出,滬港通開通比深港通早了兩年,在后者開通之前,南下資金一度帶有明顯的游資炒作特性,當時時?,F身在活躍股榜單上的是阿里影業、港交所、漢能薄膜等,還有就是部分A+H股,后來隨著市場不振,南下資金又改選匯豐控股、建設銀行等銀行股,直到深港通開通,港股通總額度取消,南下資金的選擇標的才開始變得逐漸多元化,港股和A股市場也偶爾會出現某種聯動。
北上深股通方面,日前順豐控股更名上市,連續漲停,深股通資金連續四次現身該股龍虎榜前五買方席位中。因此,市場上有議論稱,深股通有了游資特性,也追蹤題材股。但在日前好買財富舉辦的策略會上,多位私募人士卻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看來,價值投資還是更合深股通資金的“胃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統計發現,至3月6日,深港通開通共57個交易日,深股通900多只樣本股,然而實際登上前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的個股只有79只。而這79只個股總成交金額為411.38億元,約占整個深股通成交金額的44%。格力電器、海康威視、美的電器、五糧液、洋河股份等成交最為活躍,前兩者的總成交額分別達到了72.64億元和67.11億元。
“它們都是行業龍頭股,具有大市值、高股息和低市盈率的特點”,長江證券研究員3月6日指出。不過,相較于滬股通,或許是因為市值的原因,深股通在交易上顯得更靈活一點,如順豐控股就是險中搶籌的案例。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