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年不利,近期的創業板指可謂陷入歷史冰點,連續破位下跌罕見收出“七連陰”,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創業板指的頹勢也波及眾多新興成長風格的基金,統計顯示,在主動管理型基金中,凈值跌幅較大的基金大部分均是偏向新興成長風格基金,前幾年風光無限的投資風格偏向新興成長股的基金,目前均遭遇歷史寒冬。
中國基金報記者簡單劃分了一下時間區域,分別以創業板指距今大跌約2000點、創業板指距今大跌1000點作為考察區間,來梳理一下投資風格偏向新興成長股的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業績表現。
考察區間:2015年6月5日至2017年1月13日
創業板指點位:從4037.96點跌到1899.94點
創業板指下跌點數:2138點
跌幅:52.29%
將時間追溯到2015年6月初創業板指數的歷史高點,彼時,創業板指數高達4037.96點,創業板指的市盈率更是高達134.62倍,然而,在金融去杠桿的監管背景下,創業板指的投資泡沫被刺破,從2015年6月4日的歷史高點來算,創業板指已累計下跌超過2000點,跌幅高達52.29%!
創業板指僅用19個月便慘遭“腰斬”,新興成長風格基金損失慘重。從2015年6月5日至2017年1月13日,數據顯示,在此區間有業績記錄的104只股票基金的平均單位凈值跌幅高達32.99%。而從跌幅較深的基金名稱,以及其前十大重倉股的持倉情況來看,這些基金的投資風格主要是偏向新興成長股。
如工銀瑞信創新動力、匯添富移動互聯、中銀新動力等幾只規模較大的基金,無一例外均是投資新興成長產業,成長股的持續調整,無疑讓這些基金的凈值遭遇重創。
數據顯示,2015年6月5日至今,工銀瑞信創新動力、匯添富移動互聯、中銀新動力的跌幅分別高達63.64%、62.14%、59%。而在此期間,跌幅超過50%的股基數量達9只,超過創業板指52.29%跌幅的股基數量有6只。
除了倉位有嚴格限制的股票型基金,倉位控制較為靈活的混合型基金,同樣遭遇凈值“滑鐵盧”,而從這些混合型基金的投資風格來看,主要以新興成長風格為主。
據記者統計,在此時間區域內有業績記錄的910只混合型基金,平均凈值跌幅達26.31%,雖然總體來看,混合型基金跑贏了創業板指數;但也有許多混合型基金的業績堪憂,如果以創業板指在此期間52.29%的跌幅來看,高達69只混合型基金很明顯地跑輸了指數。
考察區間:2015年11月25日至2017年1月13日
創業板指點位的起止區間:2915.57~1899.94
創業板指下跌點數:約1000點
跌幅:34.42%
2015年6月之后的股災時期,創業板指一瀉千里,從4037.96的歷史高點,暴跌至最低的1794.29點,隨后,在2015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創業板迎來了強勁的反彈期,不過,短暫的反彈期并不能改變創業板指整體下跌的大趨勢,自2015年11月25日的階段性高點之后,創業板指到上周五再次大跌1000點,跌幅達34.42%。
在此期間,堅守成長股的主動偏股型基金也是損失慘重。主動股票型基金方面,在此期間,有業績記錄的13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單位凈值跌幅是11.36%,總體來看,股票型基金明顯跑贏了創業板指數。不過,也有兩只股票型基金區間跌幅分別達39.88%、38.12%,跑輸了創業板指數。
混合型基金方面,數據顯示,在此時間區域內有業績記錄的910只混合型基金平均單位凈值跌幅為10.76%,雖然業績表現仍為負值,但是總體來看,還是明顯跑贏了創業板指數。當然,也有許多混合型基金跌幅遠超創業板指數,其中有8只基金區間跌幅超過四成,可謂跌幅深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