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機構境外投資熱情近年來不斷高漲。與保險業監管規定劃設的上限相比,目前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仍有巨大增量空間。2016年,保險機構境外投資量仍在上升,更多保險公司希望通過增加境外配置拓寬投資空間。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獲悉,截至2016年末,保險類、銀行類、證券類、信托類機構各自獲批的QDII額度分別為308.53億美元、138.40億美元、375.50億美元、77.50億美元。國內40家保險機構獲批的QDII額度僅次于證券類機構。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類金融機構在2016年均未有新獲批QDII額度記錄,最近一批獲批時間均在2015年內。
僅險資而言,2015年當年獲批QDII額度的機構為數不少,包括中國平安(36.030, -0.16, -0.44%)保險(集團)、中國人壽(26.000, -0.20, -0.76%)股份、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中國太保(28.400, -0.27, -0.94%)集團及其壽險公司、太平人壽、新華保險(45.220, -0.58, -1.27%)、天安財險、華夏保險、安邦財險、泰山財險、前海人壽,均獲批不等的QDII額度。
從歷史數據看,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生命人壽、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及其下轄機構(中國人壽股份、中國人壽資管)成為獲批QDII額度榜單的前三名,分別為71.9億美元、44.09億美元、37.8億美元(中國人壽集團及其下轄股份公司、資管公司合并計算)。
實際上,越來越多保險機構正在爭取或準備境外投資業務相關資格或前期工作。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截至目前,工銀安盛人壽、弘康人壽、恒大人壽、百年人壽、太平資管、太保產險、民安財險、中國人壽資管、太平人壽及友邦保險在華分支公司均已明確各自的境外投資風險責任人,并對相關基本信息進行了披露,特別是多家中小保險公司境外投資意圖已顯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