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 05:0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7年開年,國內比特幣市場似乎正在重演2013年底暴漲暴跌的歷史。1月5日,比特幣價格最高漲至8895元,但隨后急轉
2017年開年,國內比特幣市場似乎正在重演2013年底暴漲暴跌的歷史。1月5日,比特幣價格最高漲至8895元,但隨后急轉直下。昨日(1月11日)17:00左右,相關平臺被央行約談的消息得到證實后,比特幣更是從6400元左右一舉跌破6000元。截至當日21:22,火幣網的比特幣價格最低跌至5155元。
昨日,央行北京營管部和央行上海總部同時發布消息,宣布聯合地方金融部門組成檢查組,進駐火幣網、幣行、比特幣中國等平臺,就企業是否超范圍經營,是否未經許可或無牌照開展信貸、支付、匯兌等相關業務;是否有涉市場操縱行為;反洗錢制度落實情況;資金安全隱患等進行現場檢查。截至昨日下午6點,國內前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幣行、比特幣中國以及火幣網的24小時成交量分別達到222萬、149萬和118萬。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底,央行曾明確規定,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給比特幣、萊特幣等的交易網站提供支付與清算業務。而2017年1月10日,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監管部門近期將繼續約見業內人士,討論設立第三方比特幣托管平臺,確保比特幣交易的安全。”
不過,當記者問及比特幣第三方托管方面的問題時,接近央行檢查組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昨天是有進駐檢查,但沒有回應托管一事。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互聯網金融研究專家鄧建鵬向記者表示,比特幣投資者的資金和比特幣均存放在交易平臺公司賬戶,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不過,目前設立第三方托管短期內來看不大可能,這與央行此前的規定相悖,同時也存在很多技術和標準上的問題。
亦有分析指出,目前比特幣行業存在一些亂象,不排除監管層未來采取一些非常手段的可能。記者注意到,由于現在的比特幣交易平臺普遍引入了杠桿交易,投資者能夠融資融幣,在市場暴漲暴跌的情況下,風險被進一步放大。
投資者:遇大跌無法登陸
“1月5日暴跌之前,很多人使用杠桿交易。”比特幣投資者李明(化名)對記者說道,比特幣投資者能夠向平臺融資融幣,進行多空雙向操作。記者了解到,目前火幣網和幣行均提供最高五倍的杠桿額度,杠桿手續費率為每日0.1%。根據火幣網的規定,當用戶的杠桿持倉風險率,也就是總資產/杠桿額度(杠桿額度含手續費)低于110%時,系統將強制平倉。
鄧建鵬表示,目前比特幣交易平臺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提供融資融幣服務收取手續費,資金年化利息高達36%,這其中存在很大的風險。有些人并不是合格投資者,也去融資融幣,一旦遇到暴跌,就很可能被強制平倉,所有本金都可能損失掉。
此外,比特幣交易平臺的不成熟,也讓投資者承擔了不必要的風險。李明告訴記者,因為1月5日下午無法登錄交易平臺,他的賬戶就被強制平倉了。
“1月5日17:00左右,我的火幣APP無法登錄,接著我在17:30左右收到充值提醒,因為我的賬戶市值快要低于杠桿平倉值。但在嘗試各種方式之后,賬戶依然無法登錄。”李明說道,“因為使用了杠桿,所以急著充值防止被強制平倉。但是登錄上火幣網頁版已經是18:00過了,我查詢資金交易明細發現,賬戶已經被強平。”
李明在火幣網上使用了5倍杠桿,投入的3萬元資金被放大至15萬元。在這次強平中,李明損失了21000元。
由于比特幣漲跌速度很快,投資者往往采取計劃交易方式,設置止損點,以防暴跌損失。李明表示,自己設置的計劃交易在當天也失靈了,“平常的計劃交易都很管用,但是1月5日暴跌的時候卻根本沒發揮作用。”
另一位比特幣投資者楊光(化名)告訴記者,以往遇到大漲或者大跌的情況時,火幣網的網頁端或者APP也出現過無法登錄、交易卡頓的情況。他表示,1月7日火幣網再次出現無法交易的情況,但是持續時間較短。
對于上述問題,火幣網方面表示,由于新涌入的投資者太多,導致平臺出現問題。火幣網數據顯示,1月5日凌晨1:00,比特幣突破歷史最高價位8000元,當天13:00比特幣上漲到了歷史最高價格8895元。當天,經媒體報道后,火幣網當日的注冊用戶數和登錄數均達到了歷史新高。訪問用戶數突然大增導致火幣APP訪問超時,同時段火幣Web端官網可以使用,當天火幣官方網站發出暫停使用APP的公告。
此外,火幣網方面表示,由于1月5日當天價格出現了較大波動,平臺下調了杠桿額度,最多2倍杠桿。另據《中國證券報》報道,1月9日凌晨1時,幣行網站也出現故障,交易暫停10多分鐘。對此,幣行總裁助理張珺向記者表示,交易暫停是由于系統升級,因用戶量暴漲,導致系統需要升級。此外,她表示,當價格波動比較大的時候,杠桿業務一般會暫停。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