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多數FOF貼有“全市場投資”的標簽,但各家基金公司的實際投資思路或全投或主投自家基金。
9萬億公募基金下一個增長的亮點會在哪里?作為2017年潛在的增量資金,FOF(Fund of Fund,是一種專門投資于其他投資基金的基金)產品被寄予厚望。
截至目前,來自京滬廣深21家基金公司的36只FOF申報材料已被證監會受理,且正按照不超過6個月時間的普通程序走著申報流程。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盡管多數FOF貼有“全市場投資”的標簽,但各家基金公司的實際投資思路或全投或主投自家基金。
本報獲悉,作為首批FOF的候選產品,各家公司上報FOF注冊材料時均相對謹慎。在接受采訪的近10家基金公司均表示申報材料中未注明委外字樣,這也意味著首批FOF產生委外定制基金的概率較低。
實際上,相較于2016年委外業務催生的大批定制基金,FOF在搶奪委外份額上具備先天劣勢,至少面臨著雙重收費和收稅的窘境。不過,截至目前接受本報采訪的一些公司仍對FOF承攬委外業務持開放態度,他們表示自身資管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小銀行可能對FOF有配置需求。
首批公募FOF待出
截至目前,基金行業中的21家公司的36只FOF注冊申請已被證監會受理。在這些產品中,匯添富、長盛基金、廣發基金三家基金公司申報了3只產品,是行業內對FOF態度較為積極的基金公司;此外,上投摩根、易方達、招商等多家公司申請了兩只產品。
盡管產品名稱各異,有些名字中帶全天候,有些叫量化FOF,但多數產品的投資范圍適用于全市場,即內外底層基金均可投資。然而,本報從多家基金公司處了解到,申報的產品或全部投資或主投自家公司旗下基金,投資外部產品傾向于費率較低的指數型產品,比如ETF。
上投摩根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該公司申請的FOF產品屬于內部和外部相結合的FOF,即投資范圍既包括內部基金,也包括外部管理人的被動型指數基金。
華安基金基金組合投資部負責人申揚文也向本報介紹了華安基金申報的FOF設計思路,它們申報的一只FOF是全市場篩選基金。申揚文稱,華安基金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基金組合部負責公募FOF產品的投資管理與研究工作,不少成員是國內第一批開展基金研究評價的專業人士。
富國基金內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它們的FOF也是全市場擇基的。
相比同行,華夏基金在做好內部工作的同時,嘗試與國際知名機構聯合布局FOF。日前,華夏基金與羅素投資集團聯合宣布進行排他性戰略合作。兩家公司通過創新型研究小組,就資產配置、基金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用華夏基金的本土投研優勢對接羅素投資的海外資產配置經驗,聯合為投資者提供服務。
業內看淡雙重收費
在20多家基金公司積極申報FOF,力爭獲得行業頭籌之際,FOF面臨的一些發展難題也被普遍關注。比如雙重收費和收稅。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影響FOF發展的核心因素還將是未來的業績、口碑而不是有限的收費。
依據證監會9月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規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對FOF財產中持有的自身管理的基金部分收取FOF的管理費。基金托管人不得對FOF財產中持有的自身托管的基金部分收取FOF的托管費。基金管理人運用FOF財產申購自身管理的基金的 (ETF 除外),應當通過直銷渠道申購且不得收取申購費、贖回費、銷售服務費等銷售費用。
在接受本報采訪的基金公司看來,對于投資內部基金的FOF,底層基金可以做到向FOF“免費營業”,投資于其他公司的基金,則難以避免雙重收費難題。
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本報稱,投外部基金申購、贖回費可以變相規避,比如購買金額大到一定程度可以享受申購1000元/筆,持有期限拉長的話有些產品也可以享受到低甚至是零贖回費,但管理費、托管費單項收費難以實現。
華南另一家基金內部人士稱,FOF投外部基金的時候,底層基金的管理費是按日計提計入基金資產的,這是FOF基金及其管理人無法掌控的。如果要避免雙重收費的話,還需要監管進一步的指引或者細則來引領行業發展。
投資外部基金雙重收費雖然無法避免,但費率可以適當控制。長信基金FOF投資部總監鄧虎稱,通過投資工具型基金,外部FOF也可以將雙重收費的影響減小。比如ETF相比傳統的開放式基金費率大大降低,最多不超過0.6%。
上投摩根則稱,由于它們的FOF基金對于外部基金的投資僅限于指數型基金,相對于主動型而言,指數型基金的管理費和托管費更低。
相比費率因素,業內更加重視FOF產品業績。申揚文稱,經過前期測算,雙重收費對于全市場FOF組合的業績影響并不明顯,而優秀的外部基金給組合提供的額外貢獻將是巨大的。雙重收費不是影響FOF基金業績的核心因素,投資者應當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基金組合費后風險收益交換效率。
此外,針對外界關注的分紅收益問題,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目前的FOF在分紅一事上基本未有特別規定。上投摩根FOF在基金合同中約定了每年的最多分紅次數和每次的最低分紅比例。華安基金則稱,未來該公司首只FOF未設置強制分紅條款。
委外資金鐘情FOF?
2016年,新基金發行規模破萬億,但其中至少一半的資金來源于委外業務。對于FOF,業內未來的關注點極有可能是委外的配置需求。
第一財經記者從采訪到的基金公司處獲悉,申報的FOF材料中均未標明委外字樣,這也意味著首批FOF基本上不會出現委外定制產品。而實際上,在委外業務面前,FOF面臨先天“劣勢”。除了前文提到的雙重收費問題,FOF面臨雙重收稅的困境。近期財政部、國稅總局聯合發布的通知顯示,資管產品納稅主體為管理人。順著這一邏輯,不同的管理人管理的產品取得收益,一旦中途獲利了結,都將征收6%的增值稅。而對于FOF這種產品,則對應著兩次增值稅。
上海一家籌備FOF業務的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對本報稱,增值稅如何征收還要等待監管的進一步解釋。但如果屆時沒有變化的話,無論是投內部還是外部產品,FOF都將難逃雙重收稅。
不過,截至目前,行業內仍將FOF視為未來委外資金進駐的一個投資工具。國內一家排名前十的銀行系基金內部人士稱,按定制需求的FOF對委外資金具有很強吸引力。FOF本身的意義也是按客戶的收益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投資管理。FOF的投資偏好主要由潛在客戶的需求決定,風險承受能力弱的投資者通常選擇風險與債基相近的FOF,風險承受能力強的通常會選擇與混合型基金相似風險的FOF 。
上投摩根認為,FOF對于委外資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委外FOF產品未來的發展空間廣闊。隨著市場上基金數量的快速增長,FOF產品的投資價值將日益凸顯。FOF管理人通過其專業的投資能力進行基金優選和資產配置,以爭取更高的超額收益或風險調整后收益,為委托人創造更高的價值,因此,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委外資金的關注。FOF的投資范圍通常包括各類基金,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不單純依賴于某一類資產的表現,因此對于偏好多元資產配置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