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0 11:2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摩拜和ofo勝負未分,小米生態鏈企業也入局共享單車。共享單車這一出年度最受矚目的資本大戲,在2016年最后幾天變得撲朔迷離。《財經》獲悉,由小米生態鏈企業騎記(
摩拜和ofo勝負未分,小米生態鏈企業也入局共享單車。共享單車這一出年度最受矚目的資本大戲,在2016年最后幾天變得撲朔迷離。
《財經》獲悉,由小米生態鏈企業騎記(廈門)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騎記”)投資的小白單車,預計于2017年1月亮相街頭,首戰場在廈門。而此前這個項目已經秘密進行半年之久。
騎記為小米生態鏈企業,其于2014年9月獲得小米和順為資本的A輪投資,此前3月和6月聯合小米生態鏈品牌米家推出過兩款產品——售價19999元的公路自行車QICYCLER1和售價2999元的米家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官方披露的騎行用戶數據共有數百萬。
和摩拜、ofo有騰訊、滴滴兩大巨頭站隊一樣,小白單車亦攜巨頭資本而來。這一次入局的是小米科技。
共享單車在2016年受到資本的熱烈追逐。市場先行者摩拜和ofo在2016年分別完成四輪融資和五輪融資。9月26日,ofo獲滴滴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此后10月10日在其獲得的1.3億美元C2輪融資中,滴滴也是其投資方之一;10月13日,摩拜獲得C+輪投資,投資方包括騰訊,但未披露具體投資數額。而身處共享單車領域的其他玩家也在瘋狂追趕。9月優拜單車還未上線就宣布獲得千萬元天使輪融資,10月小鳴單車也宣布獲得了1億元A輪融資。
小白單車CEO何響明接受對《財經》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共享單車還只是上半場而已,而他們計劃在半年內扭轉目前市場內摩拜和ofo為大的局面。
據《財經》了解,小米生態鏈和騎記在2015年就有做共享單車的打算,一直到2016年5月才正式立項,6月成立公司。騎記創始人兼CEO黃尉祥對《財經》記者表示,相比摩拜、ofo快速上線,小白單車的起步時間長,其主要在考慮兩方面問題:第一,如何為共享模式重新定義產品;第二,如何協同政府和市場資源定義服務模式。
小白單車目前計劃的打法是:遠離競爭激烈的北上廣城市,從長沙、武漢、珠海等二線城市切入,第一批計劃投入2萬臺小白單車共計2萬臺,等明年四五月份再進入北上廣深正面迎敵,迭代產至有可能延續米家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更易騎且產品體驗更好。
此前小米生態鏈企業在進駐垂直硬件領域時,以其戰無不勝的互聯網模式被視為傳統市場規則的破壞者。以小米生態鏈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小米手環來說,根據IDC數據,2015年全年小米手環的市場占有率成為Fitbit、Apple之后,智能可穿戴產品全球第三名。
而此次小米生態鏈企業嫁接共享經濟,是否會像其在進駐移動電源、手環等硬件領域時那樣血洗行業?已經在起步上丟失先機的小白單車,又如何在產品設計、服務模式、政府合作、海外擴張等布局上扳回一局?
產品和模式
“歸根結底要有好的產品,共享單車最核心的是自行車的產品。”黃尉祥對《財經》記者說。小白單車認為產品是其最大的后發優勢之一。
小白單車掌門人何響明原為米家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的設計師,在自行車相關領域有17年的從業經歷,這一次他從產品端走向前臺。
他向《財經》記者表示,小白單車在產品上的核心布局有兩方面:其一,要做最具體驗感、最好騎的共享單車;其二,產能和后期供應鏈的整合資源也是核心競爭點,怎樣滿足未來的智能制造和快速復制能力是關鍵。“我們有一個很好的設計,就是在車子主體部位已經全部解決了未來具備智能制造的條件,這也許就是我們后面進行快速擴張、快速復制最大的核心。”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向《財經》透露,摩拜一臺車成本2000-3000元,其中低階和高階各一半,ofo成本則是300元左右,二者產能不相上下——一個月供應鏈生產10萬臺左右。
何響明稱,小白單車現成本是2000元,他認為因上述智能制造特殊設計,隨著項目亮相,小白單車的成本可以逐步下降到可控且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理想狀況是1000元左右。
產品以外,服務模式也是小白單車重點考慮的一環。在其秘密謀劃的半年時間中,小白單車已經和8個城市的地方政府進行合作洽談。黃尉祥表示,小白單車希望以與政府和市場更開放、更共享、更合作的模式進入市場,不只是依靠自己,而是通過各方借力來完成市場拓展。
他說,小白單車不僅會和政府進行資源綁定,而且還會和政府進行戰略合作,甚至政府會把自己的一部分預算拿出來。“一部分車子是政府出錢來買,我們在產品設計階段把供應鏈的優化所有東西明確化,一個月10萬-30萬臺,說白了就是逐步擁抱。”
近日,摩拜和ofo都有海外擴張的動向。摩拜11月宣布準備將業務擴展至新加坡,12月ofo則宣布將入駐硅谷、倫敦等地。與這兩家打穩國內基本牌再往海外擴張不同,小白單車準備在國內上線之初同步進軍海外,首戰東南亞,其次歐洲。
“國內是我們的基本盤,我們要把國內做好是毋庸置疑的,海外的是因為騎記和小白有很多海外代理和海外客戶,我們在各地都有落地資源。” 黃尉祥說,“海外我們會用更輕的模式,和當地已經形成網絡的平臺合作。”
快速迭代的上半場
據《財經》記者了解,和滴滴、騰訊以入股的方式入局共享單車不同,小米生態鏈除了資本投入之外,會將用戶數據開放給小白單車,小白單車未來還會和米家商城做進一步綁定。
黃尉祥表示,此次也是小米生態鏈從產品到服務的一次新嘗試。以往小米生態鏈的投資邏輯是以硬件產品為主,而其后續很有可能會向服務類生意滲透。“不管產品還是服務都是圍繞小米生態鏈這一波用戶。”他說,“小白可以幫助小米覆蓋更多的用戶,同時對小米生態鏈的用戶在出行服務方面做有力補充。”
競爭已達白熱化階段的共享單車,新進者還有機會嗎?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市場一年要有500萬-1000萬臺共享單車的量才能在市場達成壟斷地位,但現在市面上所有品牌的供應鏈制造資源遠遠滿足不了。比如摩拜和ofo,從車輛投放來說,其二者市場份額達到50%以上;但從全國范圍他們只投了六個城市,以城市覆蓋率來說不到10%。“所以大家認為還是有機會的。”
但是他同樣表示,現階段行業處于快速迭代的階段。各家目前的劣勢可能在下一階段馬上會轉為優點,比如ofo也知道自己車子質量一般,但是短期階段是為了快速擴張滿足資本市場對它的要求,才選擇這樣的策略,而摩拜也意識到它太貴,所以馬上做了一個低階的版本和ofo競爭。“總之,大家都在快速迭代的階段,所有的缺點都是暫時的,大家都是動態在調整,沒有誰好誰不好。”
面對現有市場格局,黃尉祥認為,小白單車的優勢在于其團隊整合能力。相對摩拜和ofo偏重互聯網行業,傳統行業是他們的短板,小白單車團隊融合了自行車傳統行業、純互聯網行業和平臺三方面的基因和資源。
何響明向《財經》記者透露,現在小白單車已經準備了一定資金在支撐,可以支撐進駐前面兩三個城市。而其進一步融資狀況,將預計于明年三四月正式對外披露。
對于小白單車的入局,摩拜單車CEO王曉峰告訴《財經》記者,摩拜單車始終堅持“讓自行車回歸城市”這一愿景,共享單車的市場大不大、市場是否出現新玩家等都不在其考慮范圍之內。
ofo品牌公關負責人李澤堃則對《財經》記者表示,市場很像打車市場,可以切分份額,但不一定能反超,時間窗口很重要。“過去已經證明了我們的運營能力(在校園和城市的)和供應鏈管理能力,1月份我們會公布更多的城市(包括省會城市),我們會越跑越快。歷史上,很少有后來居上者,把老大老二干掉的。”他說。
*本文來源于:投資界。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帖。興證資管傳播上述信息不代表贊同作者觀點。其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如投資者根據該觀點進行投資行為結果由投資者自行承擔。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謹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興證資產管理微理財(ID:ixzzcgl)——不止是投資,不止是理財!這是一個好玩,有趣,長見識的券商理財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