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1 09:0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A股2955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績單展現在投資者面前。在報告期內,有1026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占比達35%,1929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正增長
上市公司三季報全部收官,A股2955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績單展現在投資者面前。在報告期內,有1026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占比達35%,1929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正增長。
六成公司業績向好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19.460, 0.00, 0.00%)Choice數據統計顯示,A股2955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合計22.43萬億元,而去年同期的營業總收入為21.62萬億元,同比增長3.7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2.08萬億元,2015年同期為2.04萬億元,同比微增0.04萬億元,增長幅度為1.96%。
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的總和同比微增,而從個股來看,2955家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的上市公司有1929家,占比達65%。1026上市公司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增長。
按照凈利潤增長率來看,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00%的公司有49家,其中,宜華健康(31.870, 0.00, 0.00%)、天夏智慧、華聯控股(9.180, 0.00, 0.00%)、綿石投資4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00%,在報告期內,上述4家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9.66億元、1.36億元、4.75億元、1.2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05335.42%、39520.67%、23398.1%、10112.73%。
凈利潤增長同比超過100%的上市公司有519家,其中267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在50%-100%區間。
按照上市公司凈利潤額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百億元的上市公司有26家,包括工商銀行(4.430, 0.00, 0.00%)、貴州茅臺(317.950, 0.00, 0.00%)等。
26家凈利潤超百億元的上市公司中,主力來自于國有大型企業,包括銀行業、保險業、電力等行業,僅有美的集團(27.150, 0.00, 0.00%)、格力電器(22.400, 0.00, 0.00%)和溫氏股份(35.550, 0.00, 0.00%)3家企業沒有國有股成分。
宜華健康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幅1053倍成為A股增長率最大的公司。根據宜華健康三季報業績報告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0億元,同比增長31.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7億元,同比增長105335.42%。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宜華健康表示,主要是公司出售廣東宜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股權確認投資收益以及醫療健康業務的經營業績。
另外,值得關注度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收到的來自政府的補助款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增長。
《證券日報》統計顯示,2016年1月-9月,前三季度A股有2752家上市公司拿到政府補助款,總計714.98億元,占2955家上市公司比重93%。而2015年同期,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款總計為638.11億元,同比增加了76.87億元。
從金額來看,中國石油(7.340, 0.00, 0.00%)、京東方A(2.470, 0.00, 0.00%)、上汽集團(23.680, 0.00, 0.00%)和美的集團收到的政府補助款最多,今年前三季度,上述4家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款分別為35.92億元、17.91億元、11.33億元和10.42億元。另外,有114家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款超過1億元,而收到1000萬元-1億元政府補助款的上市公司有922家。
增收不增利
制造業成虧損“重災區”
相比高增長的企業,2955家上市公司中仍有1026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幅出現負增長,其中,有32家公司的凈利潤降幅超過1000%,而丹化科技(9.120, 0.00, 0.00%)的降幅最大,在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13206.26%。凈利潤降幅超過100%的上市公司有159家,凈利潤降幅在50%-100%區間的有196家。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有356家公司凈利潤出現虧損,虧損金額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有13家,它們分別是中國遠洋、中海油服(12.220, 0.00, 0.00%)、石化油服、大唐發電(3.920, 0.00,0.00%)、重慶鋼鐵(2.520, 0.00, 0.00%)、中國一重(5.620, 0.00, 0.00%)、云天化(8.630, 0.00,0.00%)、大有能源(5.890, 0.00, 0.00%)、嘉凱城(10.320, 0.00, 0.00%)、\*ST釩鈦(2.620, 0.00,0.00%)、華菱鋼鐵(5.210, 0.00, 0.00%)、東方電氣(9.720, 0.00, 0.00%)、\*ST舜船(10.750,0.00, 0.00%)。而虧損金額超過1億元的有104家,虧損額在1000萬元-1億元區間的公司有190家。
按照板塊劃分來看,356家虧損的上市公司中,257家為主板公司,71家中小板公司,30家創業板公司。
而按照證監會行業劃分統計,356家虧損的上市公司中,來自制造業的公司有225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9家,批發和零售業17家,農、林、牧、漁業13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與建筑業各6家,房地產業21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9家,采礦業21家,住宿和餐飲業4家,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3家,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各2家,綜合6家,金融業與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各1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遠洋今年9個月虧損92.2億元,成為A股上市公司中虧損最多的一家企業。其次是中海油服,今年前三季度虧損90.9億元,而中化油服虧損88.57億元。
事實上,受市場運價持續低迷影響,公司集裝箱航運業務收入增長不及箱量增長,加之年初因業務重組中集裝箱租賃業務及干散貨航運業務產生處置損失等非經常性因素,中國遠洋今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8.2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前三季度,有的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大量存在。
數據顯示,2955家上市公司中,有1936家公司今年前九個月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長,但是有407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下滑。
對于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的現象,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是因為國內經濟下行期間,各行業經營壓力增大,為了度過寒冬,不得不采取擴張份額、維持規模的方式進行價格競爭,以期消除中小競爭對手,實現“剩者為王”,因此犧牲部分利潤換取增加收入。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