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4 10:59 | 來源:未知 | 作者: 張桔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六年前,上海灘一家合資基金公司正式掛牌,上海基金圈人士皆到場祝賀,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外方股東是大名鼎鼎的紐約銀行梅隆資產管理
往事如煙,后來的故事路人皆知,該家基金公司連年虧損,高管團隊接連變更,基金經理人去樓空。故事的結局是外方股東撤資,中外聯姻不歡而散;不幸的是,當內資股東進入、公司更名西部利得后,這家公司依舊沒有起色。
一路虧損何時休?
時光倒流,西部利得的前身“紐銀梅隆西部基金公司”就曾因連年虧損遭遇外資股東拋棄。資料顯示,紐銀梅隆西部基金成立于2010年7月20日,其中,西部證券(23.890, -0.19,-0.79%)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51%,紐約銀行梅隆資產管理國際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49%。在四年多時間里,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數據顯示,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紐銀梅隆凈虧損分別為4248.49萬元、1331.27萬元、4338.04萬元和3725.07萬元。
西部證券披露的半年報信息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西部利得公募、專戶管理規模共計254.47億元,新發公募產品3只,專戶產品13只。而在西部證券2015年年報顯示,西部利得的相關情況是公募基金93.86億元,專戶理財產品管理規模164.69億元,量化投資團隊發行的主動管理產品規模1.78億元。今年上半年,西部利得基金實現營業收入4423.7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911.94萬元,同比增幅為76.12%,但利潤并未同步增長,反而出現大額虧損,營業利潤為-1454.5萬元,凈利潤為-1422.4萬元。相關人士指出,這一反常現象應該是與三項費用大幅增長有關,很有可能在新基金發行中耗費了太多費用。
與去年相比,西部利得的虧損幅度正在加大。西部證券披露,2015年全年,西部利得的凈利潤虧損955.67萬元,2015年上半年虧損額度為569.97萬元。而幾乎與其一起被曝光的萬家、鑫元、國海富蘭克林三家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利潤增長。
來自于萬德資訊的最新統計表明,西部利得在納入到排名統計的108家基金公司中排在了第86位,縱觀從13年3季度以來的排名,西部利得最高曾經排在了第64位,而最低的排名則是排在了第89位。公司目前旗下基金的資產規模為47.12億元,旗下擁有9只基金和7名基金經理,基金經理的平均從業年限為0.88年。
記者注意到,從公司現有產品的布局上來看,西部利得似乎不存在暇疵。除去1只債基和1只股票型基金外,剩余的6只混合型基金和1只貨幣型基金體積相當。記者了解到,公司自從現任總經理賀燕萍上臺后,對公司產品線做出了拓展,先后成立了西部利得新盈混合、西部利得行業主題優選、西部利得天添鑫貨幣等多只基金。
然而,從萬德的數據來來看,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已經迷你,例如西部利得成長精選為0.5億份,西部利得新動向為0.56億份,西部利得策略優選為0.70億份。如果不能及時提高相關基金的業績促進規模,公司旗下基金有清盤風險。
踩雷*st八鋼惹關注
禍不單行,幾乎就在西部證券曝光西部利得成績單同時,公司旗下基金的二季報揭示了另一奇怪的現象。
西部利得成長精選混合的二季報顯示,第一大重倉股是*ST八鋼,持有股數426.31萬股,持股市值為2519.51萬元,該基金也是持有該股票數量最多的公募基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29日,*ST八鋼宣布從2月1日起因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直到7月5日復牌。西部利得成長精選混合在一季度潛伏其中,由于該股停牌無法交易。不過,由于該股停牌期間,西部利得成長精選基金資產凈值突然從26.80億元急劇縮水至5292.8萬元,導致*ST八鋼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被動驟增至47.60%。
細看整個事件,西部利得成長堪稱創造了公募基金的兩大紀錄:一是持有單只股票的凈值比達到47.60%;二是單只股票對基金凈值造成的影響超過了10個百分點。
令人驚訝的是,面對如此劇烈的凈值變化,西部利得成長既沒有在*ST八鋼連續跌停時下調其估值,也沒有進行任何信披,持有人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7月19日公布二季報,其基金經理才在報告中表示,*ST八鋼已經在二季度結束后恢復交易,本基金賣出股票,該指標已經調整至正常范圍內。
對此問題,坊間對其中的兩點存在著爭議:第一,西部利得是否應對基金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信披?第二,超限股可能導致基金凈值波動加大,是否應該列為基金常規信披?有西部利得成長的投資者也指出,實際上超限持股存在很長時間了,同時基金遭遇巨額贖回的后遺癥在不斷顯現,這其中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北京某知名律師公開指出,應該把基金的信息披露提升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高度上來。基金信披的原則是受托人應該及時地對可能影響委托人重大利益的事項進行披露,但實際上往往是基金受托人的信息披露義務輕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義務。此外,還應該從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及時性上來進行完善。
萬寶之爭中魅影浮現
西部利得基金基本是最近出鏡率最高的基金,萬科寶能之爭中居然也有其魅影浮現。
7月19日,萬科發布了一份《關于提請查處鉅盛華及其控制的相關資管計劃違法違規行為的報告》,舉報鉅盛華九個資管計劃合同及補充協議未作為備查文件存放上市公司,違反相關上市公司信披規則。此后,深交所發出監管函,鉅盛華近期向萬科提供九個資管計劃的合同文件。
根據北京某媒體的報道,自2015年11月以來,鉅盛華先后與南方資本、泰信基金、西部利得基金、東興證券(21.960, -0.04, -0.18%)等簽訂9份資產管理計劃。從優先委托人來看,西部利得金裕1號和西部利得寶祿1號為鵬華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資料顯示,泰信1號、西部利得金裕1號、西部利得寶祿1號、東興7號的連帶差額補足義務人都有姚振華和寶能投資。這也就意味著,姚振華和寶能投資實際為四只資管計劃保障優先級收益進行“兜底”。
以西部利得寶祿1號為例,根據合同中明確的差額補足的相關條款,在該計劃每季度支付日向優先級委托人支付預期收益時,若資產管理計劃的現金資產不足以分配優先級委托人每季度的預期收益,則劣后級委托人需向該資管計劃托管賬戶追加足額現金。否則,須向資管計劃優先級委托人支付違約金。
如果劣后委托人未在約定時間前按約定追加足額現金,則資產管理人可對差額補足義務人發出追償通知,差額補足義務人須在收到資產管理人的書面追償通知后固定時間內繳納差額補償金,應用于彌補優先級份額的每季度預期收益。
如差額補足義務人未按上述要求按時追加足額現金(含違約金),則資產管理人在與優先級委托人商議一致后,可提前結束該資管計劃,且無需經過劣后級委托人同意,且劣后級委托人自動喪失寶祿1號劣后級份額(即劣后級委托人將喪失全部本金及收益),寶祿1號全部計劃財產扣除本合同約定的資產管理計劃費用后,剩余財產歸優先級委托人享有。
如計劃財產不足以支付優先級資金、預期收益的,優先級可按照《差額補足合同》約定,繼續向差額義務補足人追償。
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聯系上該基金公司人士就緣何簽定這幾份資產計劃給出解釋。
綜上所述,西部利得基金是否真如北京某媒體所言公募路盡了呢?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