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6 09:5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對媒體表示,打算把英國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從20%降低至15%以下
截至發稿時,又一家地產信托暫停交易。由于缺乏即時流動性,英國保險巨頭Aviva旗下的地產信托Aviva Investors5日宣布,暫停其地產投資基金的所有交易,立即生效。該基金管理規模18億英鎊的資產。
面對投資者因害怕房地產市值縮水而掀起的贖回高潮,倫敦當地時間7月4日中午12點,英國資產管理公司“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旗下的英國第三大房地產基金宣布中止一切交易。
此外,英媒稱,公投后超過6.5億英鎊的倫敦金融城商業房產交易告吹。其中包括德國資產管理公司Union Investment擬以約4.65億英鎊收購38.9萬平方英尺地標性寫字樓的交易。BBC稱,上周新加坡第三大銀行大華銀行(UOB)決定暫停對倫敦房產的貸款項目,并稱此舉是回應英國決定退歐產生的不確定性。
投資顧問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的高級分析師Laith Khalaf預計:“我們現在可能看到新一波無法迅速結清房產基金投資的投資者,上一次目睹此景還是在金融危機期間。”Khalaf指出,投資者撤資可能對商業房產價格施加“下行壓力”,“風險在于,這會制造惡性循環,立即導致更多投資者拋售房產,直到市場情緒穩定為止。”
此前,7月3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對媒體表示,打算把英國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從20%降低至15%以下,希望以此降低英國脫歐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投資者看空英國地產
“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房產基金的投資者將在至少28天內無法贖回資金,中止交易是為了保護所有基金投資者的利益,避免損害投資回報。”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新聞官Rosalind Gould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稱。
該房地產基金資產規模高達29億英鎊,英國脫歐之后,為了應對海量的贖回要求,該基金不得不拋售手中持有的房地產資產換取現金。在當前背景下,如果不停止交易,會產生投資者看空英鎊和英國地產—要求贖回—基金不得不拋售地產兌付—地產加速下跌—市場進一步看空英鎊和地產的惡性循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問題專家劉明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投資者搶先兌現資金,加上英國房價這兩年漲的太快、本來就有風險,這次脫歐事件導致房價下滑,或許會引發一系列對風險。“與國內不同,英國市場是全開放的,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利于房價,但也導致英鎊貶值,或者形成貶值預期,這可能導致英鎊加速貶值并形成惡性循環。”劉明禮說。
“雖然現有的交易并沒有受到影響,但新的客戶不愿意入市了,看展覽都不來了”,萊坊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咨詢部主管紀言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盡管如此,“我們認為短期有影響,但長期問題不大”,紀言迅分析,“2008年金融危機時,英鎊也大幅貶值,但很快就恢復了,倫敦高技術人才就業也從2008年的300萬人左右,增加到現在400萬人左右。”
“倫敦的房子還是供不應求的,尤其是英國央行降息、現在倫敦地產投資下降之后,即便脫歐,英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吸引力還在,包括教育制度、完善的體制等,英鎊貶值后,英國資產變得便宜,這也構成對買家的吸引力。”紀言迅說。
降稅至15%遠低于國際水平
那么,英國政府將企業所得稅稅率從20%降低至15%以下,是否能幫忙留住資金呢?
“降稅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留住資金,會有作用。”香港百麗金融董事施滄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英國現在20%的稅率已經很低了,再降稅到15%肯定有吸引力。相比起來,中國企業所得稅是25%,美國35%,德國37%,日本最高達到40%,歐盟平均也在20%之上。”太和智庫研究員張家瑞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但是,是否能真正執行?因為,英國降稅到15%,從國際貿易的角度來講,英國涉嫌稅收補貼,必然遭到很多國家反對。”張家瑞說,“另外,降稅也未必能真正促進英國就業。例如那些把總部設在開曼群島的金融企業,為了避稅,也許會在英國設立分支,但可能不會在當地雇傭員工。”
“現在歐盟似乎想讓英國為退歐付出巨大代價,而這不是降稅降低成本能夠解決的?,F在英國是歐盟成員國,金融業在倫敦設立總部,就有了單一護照,可以滲透到歐洲大陸,但一旦脫歐,這些優惠將消失。未來,從英國進入歐洲的成本將很高,并且很不方便。”劉明禮分析,“這肯定會導致金融機構將業務撤離英國。例如,現在歐洲大陸國家之間的金融交易是放在倫敦的,未來,肯定會回到歐洲大陸。”
“英國脫歐會迫使金融機構調整在歐洲的布局。”香港高域環球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海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該公司主要做金融定位導航與智能交易。“原來一個倫敦就作為歐盟金融中心,處理和執行整個歐洲業務,接下來可能不得不到歐洲大陸建設第二個中心。”
劉明禮表示,中長期看,資金和金融機構會持續從英國轉移,到歐洲大陸或者美國,英國金融中心地位下滑是大勢所趨。
或引發歐洲銀行業新危機
目前來看,英國脫歐對市場的影響尚未結束。“不少英國朋友是投脫歐的,公投結果并不意外。他們現在擔心未來,但并不擔心金融危機。”趙海堅說“英鎊兌美元將跌至1.2,”倫敦Hantec Markets前外匯經理David Yung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這將迫使資金追逐黃金、白銀等資產。”
不過對銀行而言,劉明禮認為, 像2008年一樣的金融危機倒是不至于,但是風險還沒有完全釋放。“歐洲銀行業的風險是值得警惕的。歐洲的銀行的透明度很低,監管權力在各個成員國內部,大家不愿意揭自己的短。一方面,歐洲銀行買了很多華爾街的有毒資產,虧損很多;另一方面,歐洲這幾年整體宏觀形勢不景氣,部分國家也有投資巨虧的情況,另外許多歐洲銀行機構還持有希臘等國債務。”劉明禮說,“這次,英國脫歐有可能成為歐洲銀行業危機的導火索。”本報記者 劉丁 廣州報道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