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6 09:5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推出C類份額主要是為了吸引機構資金進行申購,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
記者查閱近期基金公告發現,今年以來多只基金在原有份額的基礎上新增C類份額,與原有份額相比,C類份額在費率上均有大幅優惠,且銷售渠道大多僅包含基金公司的直銷平臺。
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推出C類份額主要是為了吸引機構資金進行申購,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相對偏低的交易成本是吸引交易型資金申購的主要原因。
C類份額大打費率優惠牌
7月4日,廣發基金公告稱,旗下10只指數型基金將新增C類份額。對于C類份額基金的銷售免收申購費,持有7天以上免收贖回費,僅按日計提收取銷售服務費。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就有包括興業聚盛靈活配置、泰信行業精選、金鷹技術領先等逾40只基金先后增設了C類份額。
據了解,C類份額與原有的A類份額相比最大的不同主要是在費率和銷售渠道上。首先,就申購費而言,大部分C類份額的申購費為0,僅少數幾只C類份額基金對于申購費采取分檔收費,對于50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僅收取1000元的定額申購費,對于500萬元以下的申購則依據申購金額的不同逐檔遞增。
其次,對于贖回費而言,絕大多數C類份額采取的收費標準是持有30天以下的贖回費為0.5%,持有30天以上則為0,部分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也直接給出了0贖回費的優惠。
第三,C類份額普遍征收銷售服務費,而傳統的A類份額并不征收此費用。從今年成立的C類份額看,銷售服務費一般在0.1%-0.8%之間。
第四,就銷售渠道而言,C類份額大多僅限于基金公司直銷平臺,并不覆蓋傳統渠道或第三方銷售平臺。
資產管理能力受機構資金青睞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C類份額的設立大多是為了吸引機構資金。在如今資產荒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機構資金有意借道公募基金進行資產配置。相比起銀行和保險,基金公司的募資能力相對較弱,但是資產管理能力更強,因此機構資金與公募基金之間更容易一拍即合。
華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機構資金本身具備一定的擇時和資產配置能力,有些機構資金借道公募基金投資時也傾向于做些波段操作,因此相對偏低的交易成本是吸引此類資金的關鍵。“如今市場低迷,收益下降,對于機構資金而言,零點幾個百分點的費率都成了‘必爭之地’。”
“很多企業和投資機構都手握著大把流動性較高的資產,比如現金。這類資產流動性強,但收益往往也是最差的。理論上說,企業和機構的資金只要閑置一天或者一天以上就可以理財了。在保證流動性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對于提升理財收益作用明顯。”一位第三方研究機構理財分析師指出。
從另一個角度看,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分析師李穎向記者分析指出,增設C類份額也可能與市場為后續FOF產品的發展布局有關。基金公司主動將旗下風險收益特征鮮明的指數類基金產品新增C類份額,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短期配置的交易成本,也有利于基金公司吸引FOF資金,將其旗下產品納入基金組合。如今的C類份額已經從早期的債券型和打新基金逐步向指數型和股票型產品擴張,為機構資金實施行業輪動、靈活資產配置、管理小額現金流提供了更便利的選擇。
她同時指出,C類份額主要針對的是實施偏交易策略的資金,對于普通個人投資者而言,積極調整倉位和轉換標的的成本和風險都很高,如果是以長期投資為主,還是應綜合比較并選擇長期持有成本更優惠的A類份額更為合適。⊙記者 張馨 ○編輯 于勇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