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01:1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個正常的邏輯是這樣的:既然已經準備了離職,那么在離職之前一般絕不會以自己的名義發行新基金的
如果你是東方近旗下基金的投資者,那么今天這篇文章特別值得關注。除此之外的讀者,help youself。
7月2日,信息容易被忽視的時候(周六)。東方基金一口氣發布了五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占據東方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的四分之一,東方基金目前一共有20只混合型基金。
但是,今年上半年,張洪建作為基金經理,才發行了一只新基金。新基金發行成立(2016年4月6日)至今,一共不到3個月時間。
難道張洪建是意外離職?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在渠道發行時,渠道(主要是銀行)方會看看所發行基金的管理人人的既往業績。產品成立不到3個月就換基金經理了,這不是忽悠渠道嗎?
值得一提的是,從既往的數據看,張洪建的業績還算不錯。
資料顯示,作為其任職的第一家基金公司,張洪建在東方基金已經任職了4年時間。
張洪建先生:清華大學物理學博士,多年證券從業經歷,曾任銀聯商務創新業務部專員,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TMT行業研究員。
2012年5月加盟東方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曾任權益投資部電子、傳媒、家用電器、電氣設備行業研究員,東方核心動力股票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于2015年7月31日更名為“東方核心動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助理。
不管原因是什么,對東方基金的上述五只基金而言,這五只基金今后的風格很可能將與既往不同。
如果習慣了張洪建管理風格的持有人,能否習慣新上任的基金經理,將是一個未知數。就像離開了王亞偉的華夏大盤,離開了任澤松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
人,也就是基金經理,才是這只基金的關鍵。
來源:維基揭秘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