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10:43 | 來源:未知 | 作者:趙學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A股上半年交易終于落幕,各路資管機構上半年的成績單也悉數亮相。截至6月30日,6月份披露最新凈值的非結構化股票方向私募產品共有6532
A股上半年交易終于落幕,各路資管機構上半年的成績單也悉數亮相。截至6月30日,6月份披露最新凈值的非結構化股票方向私募產品共有6532只,年內平均回報率為-10.03%,跑贏同期上證指數-17.22%的漲跌幅。不過,半年時間太短,以此業績排名論英雄略顯草率。《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關注了大型陽光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業績,并把將考察時間特意放長,發現星石投資滿倉出發18個月后,業績最終奪魁。
“在這18個月里,經歷了多次股市波動,基金經理面臨較大的調倉壓力,但由于堅定看好A股,堅守中長期趨勢投資方法,不斷尋找類別、行業、企業三個層面協同向上的確定性投資,最終獲得階段性的勝利。”星石投資在接受《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們仍然保持著90%的倉位,不過選股邏輯正從聽故事‘走心’向基本面回歸。”
滿倉投資轉過三道彎
星石1期18個月漲64%
從“經??諅}”到“滿倉操作”,星石投資在2014年四季度的加倉速度之快令市場瞠目結舌,從當年11月份開始就進入滿倉投資。當時業內不少投資人士對星石投資的激進風格捏了一把汗,一年半后的今天,滿倉出發的星石投資業績如何?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重點對比了百億元規模私募基金的頭號產品,星石1期可謂一騎絕塵,穩穩摘得冠軍。
截至6月20日(凈值最新披露日),星石1期單位凈值為2.9898元,與2014年11月20日單位凈值1.8231元相比,短短18個月凈值增長了64%(上證指數同期上漲17.78%)。同期,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展博1期回報率為52.54%,僅次于星石1期;朱雀1期、博道精選1期、和聚1期躋身前5名,回報率分別為46.74%、45.42%、43.32%。此外、景林穩健、淡水泉成長1期、遠策1期、鼎鋒1期、重陽1期、鼎薩1期回報率分別為42.23%、31.46%、23.99%、16.41%、4.62%、-4.45%(數據來源:華潤信托、Wind資訊)。
星石投資表示,公司滿倉以來投資歷程可分三段:第一階段(2014年10月底到2015年1月中旬),逐步加倉至滿倉,重倉非銀金融、銀行、化工等行業,周期板塊持倉占比50%左右,該階段星石1期獲得了22.37%的收益;第二階段(2015年1月中旬至2015年9月初),逐步切換至科技板塊(成長股)為主,充分享受到了2015年上半年中小創的大行情;第三階段(2015年9月初至今),消費板塊為主,其中2015年9月初至2015年年底以成長性消費為主,2015年年底以來則以價值型消費為主。
市場風格轉向“價值”
選股邏輯向基本面回歸
隨著6月30日收盤的結束,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已經成為歷史,資管機構并沒有躺在成績單上“數星星”,而是轉而投入到下半場的戰斗中。星石投資向《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投資者的配置結構開始由“超配成長”轉向“均衡配置”,選股邏輯由聽故事“走心”向基本面回歸。
“這種風格的轉變既有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也有存量資金博弈的緣故,但主要還是源于影響市場趨勢和風格的最大變量宏觀經濟背景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宏觀經濟從持續下滑向下滑趨勢逐步遏制并有望企穩的方向轉變。”星石投資認為,在經濟下滑趨勢逐步穩住的背景下,成長股一枝獨秀的時代難以為繼。所以即使是在當前存量資金博弈的時代,聰明的資金也著手尋找新的安全投資方向。一直不受市場偏愛的價值股的業績開始或先或后出現拐點,比如去年的生豬養殖、今年的白酒、或許以后的其他消費行業、周期行業。盡管這類標的的成長性不如“真成長”高,但是經過過去幾年的收縮和下滑,它們的估值已經回到了長期的合理區間,結合未來的ROE逐步抬升,這類標的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過去一直不受重視的價值股重新回到了投資者的視野。
“從價值投資的邏輯出發,可選擇的標的會越來越多。正是按照價值投資的邏輯,我們從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行業中選擇了一些很好的投資標的。”星石投資進一步表示,“醫藥生物中的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業績一直表現較好,醫藥商業的估值相對更合理。”
據《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觀察,白酒板塊自2014年第四季度主營收入、利潤恢復正增長,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加速增長,主營收入增長16%,凈利潤增長17%;醫藥生物板塊2016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4.17%、20.52%、20.69%,與2015年相比增幅明顯擴大,而業績的增長多來自于外延并購、業務轉型,多數白馬股內生性增長穩定。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