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8 11:5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要求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必須全額計提資本,同時銀行理財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本行信貸資產收益權,并不得提供任何顯性或者隱形擔保
為提高監管指標真實度以防控風險,銀監會日前向銀行等金融機構下發《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的通知》。
《通知》要求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必須全額計提資本,同時銀行理財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本行信貸資產收益權,并不得提供任何顯性或者隱形擔保。業內人士認為,在透明化監管思路下,此舉將壓縮銀行信貸資產出表和監管套利的空間,影響銀行短期收益,但將改善風險預期從而利好銀行股估值。
不得用本行理財資金投本行信貸資產收益權
通知指出,出讓方銀行不得通過本行理財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本行信貸資產收益權,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擔顯性或者隱性回購義務。
同時,開展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的,在繼續涉入情形下,計算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比例和撥備覆蓋率等指標時,出讓方銀行應當將繼續涉入部分計入不良貸款統計口徑。
此外,不良資產收益權的投資者限於合格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參與認購的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和資產管理計劃不得投資;對機構投資者資金來源應當實行穿透原則,不得通過嵌套等方式直接或變相引入個人投資者資金。
信貸資產轉到表外 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
中信銀行理財分析師侯世易介紹,一直以來,很多銀行通過結構化理財產品,“打包”自己本行的信貸收益權,通過第三方通道給投資客戶。侯世易解釋,理財業務對于銀行是表外業務,同時又不是銀行的常規業務,通過這樣的途徑,可以再次釋放銀行可貸款的額度,選擇優質貸款作為銀行的表內業務,把銀行表內的貸款不良率轉移到表外。
從監管層面來講,信貸資產歸銀監會監管。若通過收益權轉讓之后,監管機構將會變成證監會(大部分資產管理公司都是證券會監管),這樣證監會將無法直接干預銀行的信貸資產,這就規避了監管層。
從資本運作方面,銀行的資金在監管層的政策影響下,是無法直接進入地產行業的,銀行通過第三方通道把地產行業的貸款收益權轉變成產品。由于信貸資產轉移到表外,監管部門無法監控,大量的信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等違規領域。
銀行短期收益或受影響 套利空間被壓縮
侯世易認為,通知要求,銀行理財資金不得投資這些信貸資產收益權,將會使得銀行很難將表內信貸轉移到表外,因為不容易找到承接盤。
銀行不得為這些信貸資產收益權提供任何顯性或者隱性的擔保,將導致很難有人再投資高風險的信貸資產。
另外,“計提風險資本和撥備,也將計算入資本充足率”,使信貸收益權的轉讓,降低銀行本身的存貸比,變相提高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這將導致銀行積極性下降,防止銀行變現處理自己的不良貸款。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銀監會的舉措將壓縮銀行信貸資產出表和監管套利的空間,影響銀行短期收益,但將改善風險預期從而利好銀行股估值。沈陽幾家銀行人士表示,本地銀行暫時還未接到上級通知,但業內已有關于規范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的消息,政策的層層下達還需一定時間。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