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0 04:2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止三季度末,將近四成股票型基金保持高倉位運行,混合型基金維持中等倉位,超八成的股混基金大多集中在-10%至0%階段。個基方面,加倉基金以“新基金”和“打新被停加倉”居多
內容摘要
倉位概覽:流動性緩解加市場反彈,被動高倉位恢復常態
6月末遭遇股災,但因為前期倉位較高,股票流動性不足,導致二季報呈現出倉位依然較高的特征;三季度初政府救市,股票恢復流動性,紛紛降低股票倉位,根據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5年9月30號,主動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由二季度89.65%下降至87.02%,倉位變化為-2.63%,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由76.35%下降至65.50%,倉位變化為-10.85%,相比而言,混合型基金降倉更多。
倉位分布:股票型基金近四成高倉位運行、混合型基金維持中等倉位
股票型基金方面,契約要求倉位80%-95%,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倉位>95%的基金三季度降至0只,可見災后流動性緩解基金倉位回歸到95%以下的正常區間。此外,近四成股票型基金依舊高倉位(90%-95%)運行,低倉位(<85%)次之,中等倉位(85%-90%)最少,不到三成。
混合型基金方面,因倉位范圍較廣,各區間皆有分布,80%-90%、70%-80%、<60%各約占1/4;其次是60%-70%,占比16.80%;而高倉位(>90%)占比最低,不到一成。
個基倉位變化:超八成股混基金降倉
從分布上看,因為契約影響,股票型和混合型倉位分布略有不同。股票型基金要求倉位80%-95%,所以降幅比較有限,因此多集中在-10%至0%的階段,占比達到2/3。
混合型基金持股倉位相對靈活,<-20%、-20%至-10%、-10%至0%約各占1/4。
個基倉位:前海開源變動大,靈活型盡顯靈活
加倉及減倉TOP5排行榜中四成被前海開源旗下基金占領;
靈活型基金占比達八成,在極端市場的操作盡顯靈活性;
加倉基金以“新基金”和“打新被停加倉”居多;
減倉基金以高倉位經歷股災降倉運行為主。
倉位概覽:流動性緩解加市場反彈,被動高倉位恢復常態
股票型基金倉位略減、混合型基金減幅較大。根據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5年9月30號,按wind開放式基金分類,剔除掉打新基金、二三季度新發行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后,主動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由二季度89.65%下降至87.02%,倉位變化為-2.63%,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由76.35%下降至65.50%,倉位變化為-10.85%,相比而言,混合型基金降倉更多。
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場走牛,基金紛紛增加股票倉位,雖然6月末遭遇股災,但因為前期倉位較高,股票流動性不足,導致二季報呈現出倉位依然較高的特征;三季度初政府救市,股票恢復流動性,各類型基金雖然契約不同,但紛紛降低股票倉位,平穩運行,三季報顯示,細分基金類別,普通股票型減少最少,靈活配置型減少最多。
倉位分布:股票型基金近四成高倉位運行、混合型基金維持中等倉位
股票型基金方面,契約要求倉位80%-95%,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倉位>95%的基金降至0只,可見災后流動性緩解基金倉位回歸到95%以下的正常區間。此外,近四成股票型基金依舊高倉位(90%-95%)運行,低倉位(<85%)次之,中等倉位(85%-90%)最少,不到三成。
混合型基金方面,因倉位范圍較廣,各區間皆有分布。80%-90%、70%-80%、<60%各約占1/4;其次是60%-70%,占比16.80%;而高倉位(>90%)占比最低,不到一成。
兩者比較,經歷股災后,股票型基金操作更為激進,混合型基金操作相對保守。這與契約及政策的規定有關,股票型基金最低倉位限制由60%增加至80%,原來的股票型基金大多轉型成為混合型基金,而留守股票型基金的多是偏好高倉位運作較為激進的基金。
個基倉位變化:超八成股混基金降倉
從分布上看,因為契約影響,股票型和混合型倉位分布略有不同。股票型基金要求倉位80%-95%,所以降幅比較有限,因此多集中在-10%至0%的階段,占比達到2/3;混合型基金持股倉位相對靈活,<-20%、-20%至-10%、-10%至0%約各占1/4。整體上來看,超8成基金降倉。
個基倉位:前海開源變動大,靈活型盡顯靈活
前海開源旗下基金占比大。從個基加倉及減倉TOP5排行榜看,排名第一的均是前海開源旗下的基金。加倉排行榜有2只入圍,分列1、3名,減倉排行榜則霸占TOP2,旗下基金倉位變化范圍大。
靈活配置型基金為主。排行榜10只基金中,共有8只靈活型基金,剔除掉兩只二季度還處于建倉期的基金,靈活型基金占比達到100%,可見靈活型基金在極端市場操作的靈活性。
加倉基金:“新基”或“打新被停而加倉”。加倉TOP5中,前海開源兩只基金均屬于一季度的新基金,直到二季度末仍保持極低倉位運作,該公司曾表示中小板、創業板存在泡沫,并嚴格限制在若干板塊的投資限制,三季度時已經過建倉期,將倉位提升至契約范圍內,因此呈現出大幅的增長。長盛與新華類似,猜測其在市場高點想轉為打新基金運作,恰好規避了股災,在打新暫停政策出臺后擇機加倉維持正常運作。
減倉基金:高倉位經歷股災后低倉位運作。減倉TOP5基金中,二季末以高倉位運行為主,分別經歷一波至兩波流動性缺失下跌,導致基金凈值回撤嚴重,后降低風險偏好低倉位運作。
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 桑柳玉 郭志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