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集團宣布,計劃以116億美元的換股形式合并旗下公用事業公司電能實業。合并后,電能實業將會退市。值得一提的是,長和系目前共有10家上市公司,長和、長實地產、長建等公司注冊地均在海外,電能實業是現存唯一一家在中國境內注冊的長和系公司。這就意味著,一旦電能實業成功并入長江基建并退市,李嘉誠將最終完成旗下公司注冊地的全部外遷。
李嘉誠逃“跑路”線
2013年8月
26億元賣出出售廣州西城都薈廣場項目。
2013年10月
71.6億元賣出將上海陸家嘴的東方匯經中心。
2013年12月
30億元賣出李嘉誠旗下基金ARA出售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2014年3月
440億港元賣出和黃宣布,向淡馬錫出售零售旗艦屈臣氏24.95%的股權,涉及資金440億港元。
2014年4月
72億元賣出李嘉誠家族72億元賣出北京盈科中心
2014年8月
15.4億元賣出ARA出售上海盛邦國際大廈。
2014年11月
39.1億元賣出李嘉誠賣重慶大都會廣場。
李嘉誠的錢去了哪
近日,英國反壟斷機構競爭與市場部門(CMA)在官方網站登出聲明稱,正在考慮審查此前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專題閱讀)(相關干貨)提議收購西班牙電信巨頭Telefónica SA旗下英國移動運營商O2的交易。
投資美國
2014年6月
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宣布,投資美國紐約科技公司ModernMeadow,已為該公司完成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用于研發培植細胞、制造皮革等技術。
收購英國手機巨頭
2015年1月
157.56億美元投資和黃收購英國手機運營商O2、列車租賃商Eversholt RailGroup,以及荷蘭連鎖藥房Dirx,總交易額約157.56億美元(收購Dirz并未披露金額)。
中國官方媒體怎么看
人民日報:
斯人已去,難以挽留也不必挽留,市場經濟本就是多元經濟、流動經濟,有人走、有人來,有人看跌、有人看漲。只要中國深入推進改革、堅定完成轉型、保持市場活力,就不用擔心李嘉誠之后沒有資本進來。我們能做的,不是自降身份的挽留,更不是激于義憤的謾罵,而是把這個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今天的離開成為明天的遺憾。
瞭望智庫《別讓李嘉誠跑了》:
“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其道義的高點,已經失守。”
中國人怎么看
工具軟件商:不檢討自己為什么人家會這樣,缺總是酸溜溜或施與大棒有意思嗎?
萌特多:他不是離開祖國,是離開政府,好不?
窩頭兒腦袋:某些隱形富豪已經轉出的財產恐怕不比李氏資本少。
小江江:人就一句話,能用錢擺平的事還叫事嘛,隨時投資隨時回來。
妖-怪-告-白:今天的大陸,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場透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