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0 03:3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10日,據南華早報發文稱,中國國務院已批準國企改革方案。央企兼并重組的預期,亦隨著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發布漸近,以及券商密集的研
8月10日,據南華早報發文稱,中國國務院已批準國企改革方案。央企兼并重組的預期,亦隨著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發布漸近,以及券商密集的研報而再度泛起。有記者發現,國金證券一連發布了八個國企改革的研報,而中遠系中海系上市公司的集體停牌,就恰巧發生在其《當“央企業整合”成為一種“潮流”》發布的第二天。另有券商認為,國企改革近期或有大動作,相關股票是下半年重點把握的投資方向。
新一輪國企重組高潮來臨?
中國企業報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稱,出現新一輪國企重組活動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對于各種央企兼并重組的傳聞,李錦認為,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出臺后,特別是央企分類與經濟布局與重組文件出來,對于央企重組的各種猜想才能印證真偽。
同時,記者注意到,多家證券機構的研究報告已梳理出了涉及央企重組的投資主線或方向。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根據央企各集團的情況,以及改革動向和集團整合預期的強弱,首推關注航運系、汽車系、船舶系,其次推薦中鐵系、鋼鐵系。具體的推薦標的則包括:中海集運和中國遠洋,一汽轎車、東風汽車和東風科技,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和中船防務,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此外,安信證券研究報告梳理出四種國企兼并重組類型。在外向型國企重組上,包括“一帶一路走出去”和“高端裝備走出去”兩項戰略下的央企兼并重組;國內方面,包括“淘汰過剩產能”和“提高行業集中度”兩類重組。
具體來看,“一帶一路”戰略下可能進行整合的央企涉及中國交建和中國建筑、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中國遠洋和中海發展等。對于“高端裝備走出去”戰略下的央企兼并重組,安信證券報告建議關注中核、中核建和中廣核,中國重工和中國船舶以及國家核電和中電投。
與高端外向型企業整合相對應的則是國內產能過剩和產能分散企業的整合。安信證券報告稱,對于處在這些產業中的企業來說,唯有超大型企業才能在產能去化的過程中依靠規模、資金、信用的優勢艱難地走出來,淘汰過剩產能的這一過程,終將以大部分中小企業破產倒閉的形式畫上句號。
這種重組類型的企業主要涉及五礦和中冶、武鋼和寶鋼、中建材和中材、中煤和神華,以及國旅和港中旅、中國誠通控股和中國輕工等。“這兩大類型的兼并重組都可以遵循國家需要、企業自愿、市場運作、主業集中、提高效益、提高國際話語權等原則。”李錦對記者說。
創新成最大看點
在央企的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務中,“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成為其創新的“標配”;二次創業和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亦可圈可點。
航天科工集團在下半年任務中明確提出,要融入產品服務定制化、產業互聯網等新趨勢,抓好“互聯網+”應用、安全保密等工作。航天科工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中堅力量,旗下現有航天信息、航天通信、航天晨光、航天長峰、航天科技、航天電器等上市平臺。
中航工業總經理譚瑞松表示,要充分借助“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政策支持,加快思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中航工業旗下目前有中直股份、中航電子、中航黑豹、中航重機、成飛集成等諸多A股上市平臺。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則在年中工作會議上指出,集團將深入推進“三產一科創”(產融結合、產城聯動、產網融合和科技創新)的重大項目,包括認真研究探索在北京中關村設立“招商局科技創新發展研究院”。
值得關注的是,主動結合地方發展政策、產業方向,加快創新發展成為央企創新新模式。寶鋼集團在談及下一步工作時表示,將緊密結合國家創新戰略,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等戰略實施;還將緊密結合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要求,加快推進產品創新、工藝創新;通過智慧制造、工業4.0等加快推進傳統鋼鐵業的轉型升級。
而結合央企改革試點上市公司的改革路徑與最新進展,資產置換、設立產業基金、戰略合作成為良好路徑。寶鋼集團通過旗下華寶信托與上海臨港集團聯合發起成立了規模100億元的臨港產業園區開發基金,在助力科創中心建設的同時,探索行業轉型之路。
“創新是下半年央企最大的看點。”一券商人士表示,“創新和新興產業是國家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可為央企注入新活力、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下半年央企的相關布局值得關注。”
緊盯后市投資機遇
上周“國企改革即將進入加速落地期”信號不斷傳出。據媒體報道,國企改革“1+N”方案隨時可能出臺,而此輪國企改革將以央企功能界定分類改革為基本前提,隨之展開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員工持股計劃將各有側重。
安信證券認為,包括央企兼并重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等在內的資產運作領域大概率會超出預期,投資者應重點跟蹤和把握。此外,混合所有制中關于提高資產證券化率的部分不會低于預期,外延式擴張的故事對投資者仍有足夠吸引力。
該機構認為,未來央企兼并重組很可能圍繞兩個維度進行:一是針對外向型央企,力求通過兼并重組提升國際影響力,同時避免央企之間的惡性競爭,熱門個股有中國交建、中國建筑、中國遠洋等;二是針對內向型央企,兼并重組有利于這些企業從過度競爭和產能過剩的環境中走出來,提升集中度、率先做大,熱門標的包括武鋼、寶鋼、中煤、神華等。
中信證券強調,國企改革是下半年最重要的事,深圳有望成為“排頭兵”。年初,高層要求深圳在“四個全面”建設中增創優勢、邁上新臺階。深圳國企改革總體目標是實現“五個突破”,建議重點關注產業布局優化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預計未來深圳國資國企改革加速,進一步提升投資者預期。其中,國有經濟產業布局將向“一體兩翼”領域集中,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成為國資運營平臺,預計會給多家上市公司帶來投資機遇。
投資機會:根據央企各集團的情況以及改革動向,建議關注央企整合的投資主線,根據集團整合預期的強弱,首推的航運系、汽車系、船舶系,其次推薦中鐵系、鋼鐵系。
航運系:中海集運、中國遠洋
汽車系:一汽轎車、東風汽車、東風科技
船舶系:中國重工、中國船舶、中船防務
中鐵系:中國中鐵、中國鐵建
鋼鐵系:寶鋼股份、武鋼股份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國企改革的個股的分化也非常明顯,前期漲停的個股有回落的現象。那么,現在的國企改革的概念股還有投資的價值嗎?
從最近的資金流動來看,受影響的地方改革概念股還是頗受歡迎的,如北辰實業在上周的累計吸金達31064萬元??梢娨恍└母飳崿F可能性較高的地方概念股,還是有不錯的投資價值。
受政策的影響,北京、上海、廣東、福建這三大區域的國有上市公司都有較高的發展前景,投資者可對以下個股重點關注:
北京:珠江控股、北辰實業、京投銀泰、空港股份、北京城建、北京城鄉、北巴傳媒等;
上海:隧道股份、上海建工、嘉寶集團、華域汽車、申通地鐵、上港集團等;
廣東:韶能股份、白云山、海格通信、珠江實業、深物業A、風華高科、特力A、華發股份、廣州浪奇、深圳燃氣、鹽田港、廣汽集團等;
福建:紫金礦業、青山紙業、*ST南紙、福能股份、星網銳捷、福建高速、福日電子、廈門鎢業、金龍汽車、福建水泥、中國武夷等。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中證網、國金證券、上海證券報、搜狐)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