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操縱市場:東海基金被調查 上半年3只債基遭巨額贖回
從規模看,天天基金顯示,東海基金共3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達到18.17億元。
分級基金下折客戶資產縮水近9成 被國信證券追債稱風險揭示不足
同日,在張某某符合融資融券業務開戶條件情形下,雙方簽訂了《融資融券業務合同》。國信證券為張某某辦理了信用資金賬戶開戶手續。...
華泰資管踩雷短期債券跌幅超10% 缺少資深基金經理坐鎮
全市場300多只短期純債型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負的僅有23只(未合并份額),其中收益率低于-2%的僅有4只,這4只全部來自華泰資管。...
華富、國金突遇“蹊蹺”大額申購 績差迷你基金護盤“保殼”?
兩家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份額占比超過98%,這是否意味著華富靈活配置基金已轉為機構定制型基金?
5只私募踩雷殺豬盤:宏泰恒信受傷 奇信股份提醒薦股詐騙陷阱
5只私募重倉的奇信股份(002781.SZ),股價遭遇連續4日暴跌。11月24日,報收于17.36元/股,下跌3.45%。
分級基金年底將謝幕 65只待整改
距離資管新規規定的分級基金退出歷史舞臺還有3天時間。在此背景下,12月以來,近20家基金公司密集發布旗下部分分級基金A/B份額終止運作的特別風險提示公告。...
又一大型公募基金股權激勵落地 公募基金行業股權激勵腳步加快
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在吸引和留住人才上能夠發揮一定作用,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發力權益和“固收+” 多家次新公募發展迅速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獲批的新基金公司達到30家左右,今年這些公司發展情況不一,部分新銳公募規模增長顯著。
押注“Z世代”消費 公募基金積極布局新經濟
Z世代泛指95后,是具備高消費力、高學歷、高孤獨感等特征的新一代主力消費人群。
電鰻快報|成立以來逆市下跌6.29% 銀華創業板成業內墊底新基
據《電鰻快報》觀察,截至12月26日,今年前三季度成立的556只權益類基金(份額合并計算),平均收益率為16.57%。
易方達馮波:對未來A股較樂觀 把握結構性機會
易方達研究部副總經理郭杰“偏好C端的消費模式”,他解釋,消費品行業或者toC端商業模式有典型的商業慣性,從而產生利潤。對于消費企業而言,可以通過過去積累的品牌和口碑...
能力圈覆蓋不足、規模瓶頸難突破 交銀、華安、中庚爆款產品臨業績坎
上述情況說明,部分基金公司讓醫藥主題新秀基金經理迅速擴展至大消費甚至全市場類型的做法,似乎有些急功近利或者拔苗助長了,畢竟醫藥行業在大消費板塊中的投資邏輯與其他...
有券商資管直播熱度超6000萬 沖上榜首 超過公募!咋這么火爆?
直播間里的觀眾在投資理財上如果有各類情緒不定、擔憂、疑難困惑的,找她聊聊會有治愈、安撫的感受,投資小白在專業知識上也不再那么抓瞎......
公募基金又爆“老鼠倉”,這次是風控人員!跟著基金交易超6000萬
證監會內蒙古監管局披露,方華承認“王某祥”“姜某波”“胡某正”證券賬戶自開立后由其本人決策并操作,王某祥、姜某波、胡某正均承認其本人證券賬戶借給方華使用。同時,...
實錘!3萬億新發基金從哪來?“贖舊買新” 并非主力
公募基金基本完勝個股表現。華安證券研究所表示,偏股基金賺錢效應在2020年很強,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秉承著“買股票不如買基金”的理念,市場去散戶化進程加快,公募話語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