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加持” 網絡科技公司扎堆“趕考”科創板
扎根于“互聯網之都”杭州的安恒科技,“因地制宜”瞄準了網絡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據了解,公司的產品及服務主要涉及應用安全、大數據安全、云安全、物聯網安全、工業控制安全及工業互聯網安全等領域。
八成科創板受理企業獲創投支持 多家知名創投機構現身
隨著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持續披露,越來越多的知名創投機構現身,例如紅杉中國、深創投、國科控股、君聯資本、淡馬錫旗下祥峰投資等,其中不少創投機構持股比例超過5%。
發揮科創板優勢 推動資本與創新相結合
科創板設定50萬元的門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的流動性,這也是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者結構,從而為企業長期研發行為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淘金”趨理性 影子股熱度消退
截至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累計披露5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其中9家已問詢,分別是科前生物、天奈科技、睿創微納、安翰科技、和艦芯片、容百科技、利元亨、江蘇北人、晶晨股份。
50家企業獲科創板“準考證” 影子股數量擴至107只
6家最新獲得受理的企業分別是:熱景生物、杰普特、瀚川智能、威勝信息、安博通、鉑力特通;擬融資金融分別為2.88億元、9.73億元、4.68億元、6.05億元、2.98億元、7億元。
從投資到孵化 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背后的國資身影
除了上海創投,中微公司的國有股東還包括巽新投資、國開創新和浦東新興等。四家股東合計持有中微公司44.89%的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中微公司表示,根據實際經營管理情況,公司目前的重要決策屬于各方共同參與決策,無實際控制人。
融通基金:經濟數據上修預期或將提振市場情緒
融通基金策略分析師劉安坤總結上周的大漲行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PMI數據的環比走好,這預示著3月經濟活動數據向好,市場對宏觀經濟數據觸底回升的預期有所升溫,在此推動下,偏周期板塊表現強勢。
科創板承銷保薦費率多在6%~8%
募資額超10億的科創板項目,承銷保薦費率在3%左右。券商做每單科創板項目的保底收入在2500萬~3000萬元,而10億以上的融資項目4%以內的費率基本可以保證保底收入。”
科創板迎首家同股不同權申報企業 優刻得靠股改扭虧
優刻得主要從事第三方云計算服務,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的綜合性行業解決方案,是通過工信部可信云服務認證的首批企業之一。
七成收入仰仗蘋果 天準科技沖刺科創板
2016年-2018年,天準科技主營業務產生的收入由17858.72萬元上升至50345.94萬元,凈利潤由3163.59萬元上升至9447.33萬元,兩者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均超過了67%。
50家科創板受理企業擬募資逾484億元
截至小長假前,短短10個工作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受理了50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不過,受理只是拿到了“準考證”,對企業而言,要真正登陸科創板,后續還有5個步驟需要完成。
上交所科創板招股書在審核中遇到不少問題
在如今科創板越來越流行的市場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缺乏技術資本;文件格式完整性問題;定位不準確;缺乏評估體系;這些問題在招股書中都沒有提出來,甚至都故意隱藏起來。
科創板企業多“曬曬太陽” 確保選出 “真公司”
科創板企業的上市申請,雖然設置了多套上市標準,但是,由于實行的是“受理即披露”,而且,在受理階段,不對企業的質地做出任何判斷,這無形中對企業和保薦機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必須對材料進行認真核查評估,確保申報材料經得起審核,經得起各方的監督,進而消除各方對公司質量的質疑。
理性參與共促科創板開好局
科創板是個“試驗田”,它既有別于主板,也有別于國外其他股票市場。這意味著投資者們需要面對全新的規則政策、不一樣的投資策略等,需要參與各方全方位的適應磨合。
不足20天 5家公司從港股擬投科創板
3月25日,鐵路領域幾大央企之一的中國通號在港股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及監事會決議批準了建議A股發行的進一步方案及相關事項的議案,擬募集資金約105億元人民幣,股票上市地點為上交所科創板。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