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標簽 "公司"
松發股份資產騰挪術背后:或觸及*ST保殼迫在眉睫 標的業績承諾可行性存疑 實控人持股比例將逼近“警戒線”
松發股份主要從事日用陶瓷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日用瓷、精品瓷和陶瓷酒瓶等。恒力重工主營業務為船舶及高端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涵蓋發動機自主生產、...
俠名 · 01月07日 14:16
上市公司
·
又有IPO,宣告終止!
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中淳高科結合公司及子公司對廢物廢料等污染物管理、安全生產等規定、執行情況及潛在風險,違法主體對公司業務開展的重要程度、資產收入利潤等指標占比...
俠名 · 01月07日 14:13
IPO
·
股價從過千元跌至百元 禾邁股份累計花費近380萬元回購股份
禾邁股份的主營業務是光伏逆變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微型逆變器領域擁有一定的技術優勢。然而,隨著全球光伏市場需求的放緩以及行...
電鰻號 · 01月07日 13:51
財經
·
ST易事特五年財務造假虛增收入40億 原實際控制人何思模被罰千萬
根據調查結果,ST易事特通過三種方式進行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營業利潤等行為,一是通過開展虛假貿易業務,二是通過開展具有融資性質的代采業務和代理業務,三是通過開...
電鰻號 · 01月07日 10:41
財經
·
主動基金的反擊,瘋牛行情結束后收益前20榜單中占19席
今年經歷了年初的下跌、年中的震蕩、年末的上漲,把它們看做一個整體,我增加幾個條件:基金成立時間在2024年之前,基金類型是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
俠名 · 01月07日 10:35
基金
·
電鰻財經|好博窗控IPO:有特許經銷商疑似殼公司、直銷業務人均創收逐年下降、主營業務收入下降
《電鰻財經》經研究發現,好博窗控有特許經銷商疑似殼公司、募集資金必要性存疑、經銷商收入貢獻大但返利低、壓貨疑問仍待澄清、直銷業務人均創收逐年下降、主營業務收入下...
唐書文 · 01月07日 09:33
IPO
·
好博窗控IPO:有特許經銷商疑似殼公司 直銷業務人均創收逐年下降
《電鰻財經》經研究發現,好博窗控有特許經銷商疑似殼公司、募集資金必要性存疑、經銷商收入貢獻大但返利低、壓貨疑問仍待澄清、直銷業務人均創收逐年下降、主營業務收入下...
唐書文 · 01月07日 09:16
財經
·
海創藥業近7年虧17億兩募投項目延期 股價跌33%二股東三次減持套現1.84億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來,海創藥業第二大股東先后三次減持公司股份,前兩次已套現8384萬元,正在進行中的減持可套現1.04億元,合計達1.84億元。...
俠名 · 01月06日 14:59
科創板
·
股價、業績不如意 極米科技接連遭減持
接連遭股東減持背后,極米科技2024年以來業績、股價表現均不理想。業績方面,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83億元、5.01億元、1.21億元、...
俠名 · 01月06日 14:29
科創板
·
勁方醫藥IPO:核心產品面臨專利風險 身負上市對賭協議已資不抵債
招股書顯示,勁方醫藥成立于2017年,公司專注于腫瘤、自體免疫和炎癥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開發。與諸多尋求港股上市的18A生物醫藥公司不同,勁方醫藥目前已擁有商業化產...
俠名 · 01月06日 13:50
IPO
·
藥捷安康IPO:估值超50億監管追問股權變動定價依據 尚無商業化產品扭虧仍遙遙無期
招股書顯示,藥捷安康是一家以臨床需求為導向、處于注冊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發現及開發腫瘤、炎癥及心臟代謝疾病小分子創新療法。IPO前,藥捷安康已完成數輪融...
俠名 · 01月06日 13:45
IPO
·
粵宏遠A擬并購轉型高端制造 標的公司IPO期間曾出現業績波動
粵宏遠A選擇博創智能作為轉型目標,旨在借助其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市場潛力,實現業務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此次收購,粵宏遠A將正式進入高端制造業領域,開啟雙...
電鰻號 · 01月06日 10:59
財經
·
A股公司董事長內幕交易!獲利20萬元 被罰沒170萬元!
1月5日晚,莫高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收到公司董事長杜廣真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青海監管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決定書,杜廣真被沒收違法所得...
俠名 · 01月06日 10:23
上市公司
·
普利制藥虛增利潤近7億或被強制退市
針對普利制藥和上述人員的違法行為,中國證監會作出了相應處罰決定:對普利制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000萬元罰款;對范敏華給予警告,并處以500萬元罰款,同時采取十年...
俠名 · 01月06日 09:37
上市公司
·
丁雄軍步高衛東、袁仁國后塵,茅臺反腐不停歇
分析人士指出,茅臺作為中國知名的國有企業和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其高管層連續被查,不僅影響了企業的聲譽,也暴露出企業在治理結構和內部監督方面的漏洞。如何加強企業...
電鰻號 · 01月06日 08:27
財經
·